5月30日,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在京揭晓。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院长刘作华、重庆机电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先广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全国创新争先奖于2017年经党中央批准,由中国科协和人社部、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共同设立,表彰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科技创新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每3年表彰一次。作为国家科技奖励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补充,全国创新争先奖是国家科技奖项与重大人才计划的有机衔接,是仅次于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科技人才大奖。
据悉,此次共有7个团队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牌,26人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并享受省部级表彰奖励获得者待遇,251人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截至目前重庆共有9名科技工作者获全国创新争先奖。
刘作华:专注生猪研究数十年 只为端稳国人“肉盘子”
▲ 刘作华。受访者供图
“粮猪安天下”。我国是生猪生产和消费大国,猪肉在居民消费结构中的占比高达2/3。
为了把国人的“肉盘子”端稳,数十年来,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院长、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作华专注于我国地方猪保护利用,以及生物饲料新资源新产品和养殖无抗减抗等关键技术研究,推动了行业整体创新发展。
“‘荣昌猪’是我国三大地方良种、世界八大名种之一。”刘作华说。近年来,他带领团队率先建立了新型保种模式、创制无菌猪,建成国内最大的地方猪种质资源库。
据介绍,无菌猪是一种特殊的动物模型,在出生时是无菌剖腹产,饲养于无菌隔离器中,呼吸无菌空气,吃的食物和饮水必须进行特殊的灭菌处理,平时的起居也由专业人员看护。
刘作华告诉记者,之所以让猪享受如此待遇,是因为猪和人在消化道、皮肤、心血管系统等方面非常相似,这让无菌猪具有其他实验动物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可以支撑畜牧、医药、食品、生物等多个领域的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转化。
比如,在畜牧领域,可以通过无菌猪研究肠道微生物菌群对猪的消化吸收和免疫调控的影响,从而研制高效饲料,提高猪的抗病能力等。
在医药和食品领域,可以用无菌猪进行儿童疫苗临床前安全性评价、婴幼儿食品开发、特殊医学功能食品评价等基础研究和产品开发。
“通过多年努力,我们在国内率先建立了无菌猪繁育技术体系,建立了目前国内唯一且国际规模最大的标准化无菌猪培育与转化应用平台。”他表示,这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与人类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用猪资源保障。
此外,由于过去长期不规范使用饲用抗生素,导致抗生素残留、细菌耐药性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生猪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此,我国从2020年7月1日起,已全面禁止在饲料中使用抗生素。
饲料禁抗后如何促进生猪健康养殖?对此,刘作华带领团队开展了大量研究攻关,成功创制出国内外首个国家批准使用的猪用免疫调节肽饲料添加剂新产品“腺苷七肽”。
“免疫调节肽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生物体中与先天性免疫密切相关的肽类物质。”他介绍,免疫调节肽具有增强仔猪肠道稳态、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改善肠黏膜屏障和机体细胞免疫等功能,从而降低腹泻率,提高对饲料养分的利用率,促进动物生长。“‘腺苷七肽’的获批并实现产业化,为替抗产品研制开辟了新路径,将助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如今,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深入推进,重庆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作为全国农业领域首个、也是重庆首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负责人,刘作华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下一步,我们还将加大川渝两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生猪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培育新品种,建立生猪全产业链条,为推进我国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粮食安全提供重要科技支撑。”他表示。
李先广:数字化智能化让“小”齿轮变大变强
▲李先广。受访者供图
看上去不起眼的齿轮,却能发挥大作用。在机械领域,各种机械的运动,90%是靠齿轮传动。从1988年起,重庆机电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先广已经与齿轮打了30多年交道。
“齿轮是广泛应用于汽车、风电、舰船、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重要基础件,直接影响高端装备的服役性能和核心竞争力。”他说,我国是机械制造大国,但很长时间以来,我国齿轮产业都对国外高端制齿装备依存度高,由于核心技术缺失,我国齿轮行业呈现大而不强的状况。
“研发核心技术,开发精密制齿装备,提升制齿精度,刻不容缓!”这一信念支撑着李先广潜心开展技术攻关。
反复研究、不断试错、纠错改进……他带领团队在不停歇的攻关中,取得六轴数控滚齿机、数控剃齿机等成果,并于200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进一步坚定了他从事数控机床、自动化、绿色制造及智能制造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的信心。
2009年,李先广获得首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开展全数控高效大型滚齿机以及高效数控精密磨齿机的研发。
“有些大型装备上的齿轮,直径可达2米甚至3米。要加工这么大的齿轮,必须要用大型机床。”李先广回忆道,当时我国并没有这样的大型齿轮加工机床,一旦国外对我们“卡脖子”,我国的相关设备出现故障就无法维修,很可能变成一堆“废铁”,更不可能制造新的大型装备。
围绕国家战略重大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他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全数控高效大型滚齿机,不仅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产品精度也更高,能达到6级精度,且平稳性可靠性都更有保障。
据悉,李先广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和课题30余项,主持制定国家标准6项、行业标准4项,授权发明专利37项,攻克精密复杂加工行业的关键加工工艺技术,提高了我国精密复杂加工制造的整体技术水平,改变了核心制造装备长期过度依赖进口的局面。2018年,他凭借“复杂修形齿轮精密数控加工技术与装备”成果,再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没有啃不下的‘硬骨头’,没有揽不下的‘瓷器活’。”每次遇到瓶颈时,李先广都是这样鼓励自己坚持下去。正是这股不服输的劲儿,让他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个难题,满足了我国新能源汽车、舰船、航空航天、风电等行业对精密齿轮加工装备的迫切需求,有力促进了这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据统计,李先广和其团队研制的产品除满足国内市场外,还销往日本、英国、韩国等,已销售2000余台机床,为企业增收30多亿元。
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让“小”齿轮变大变强,依然是李先广奋斗的目标,“我们将继续瞄准国际精密数控机床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在高性能齿轮精密制造技术与机床、智能制造领域开展攻关,保障我国高端装备的安全自主可控。”
来源:《重庆日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