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邮电大学科协在深化科协改革中育人才搭平台强科普树立高校科协“新品牌”

发布时间:2023-04-06 | 作者:  | 编辑:重庆科协数据迁移

2022年7月,数字化居家理疗开拓者、智能冠心病监测装备与大数据平台等8项大健康产业科技成果参展2022国际大健康产业(重庆)博览会;8月,多项科技创新成果亮相2022智博会,涵盖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智慧健康、智慧教育等领域;9月,迎龙创新港创新创业发展论坛暨重庆邮电大学“数字经济创新赋能”发展峰会成功举行……

2022年3月,重庆邮电大学科协全国地方科协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试点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一年多来,科技创新成绩斐然。

建立“储备库”,培养集聚科技创新人才

创新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使命所在,高校科协作为连接党和高等院校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有着促进科技创新的天然优势。

怎么育人?育怎样的人?在重庆邮电大学人才工作会上,该校党委书记李林明确提出,要造就高水平人才队伍,建构点线面相结合、立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文峰人才工程”培育支撑体系,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建设好柴天佑等院士工作站、重庆邮电大学交叉创新研究院等海智工作站,为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好人才提供服务;积极参与重庆英才大会,开展“文峰青年大讲堂”“纵横通信”“院士专家进校园”等主题学术交流讨论活动;大力支持学校高水平科技社团和高品质科技期刊建设;通过国家级学会推荐,积极申报全国科技奖励,着力构建“人人渴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生态。

多措并举下,学校获批重庆邮电大学-伦敦布鲁塞尔大学交叉创新研究院海智工作站、中国科协2022年度学风涵养工作室——重邮“红色长波”学风涵养工作室。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人工智能领域多粒度认知计算理论及应用创新研究群体1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目前,学校有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高层次人才160余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等获得者110余人,国家级教学团队和虚拟教研室3个、市级教学团队/基层教学组织42个。

提供“原动力”,持续提升产学研合作能力

人才有了,如何发挥其价值服务于社会?如何给他们带来更广阔的发展平台?近年来,该校科协与学校通过推动“下山办院”和“下山办园”,持续提升产学研合作能力,创新产学研合作方式,不断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积极构建合作关系。

在渝北区仙桃数据谷,围绕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工业大数据与智能技术、工业互联网平台工程实训等领域,开办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在南岸区、重庆经开区,围绕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开办大数据智能化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在两江新区,围绕空间通信和卫星互联网产业,开办空间通信研究院……

“学校之所以提出‘下山办院’是为了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更好地对接产业需求,推动校地融合发展、校企协同发展,培养社会需要的实战型专业技术人才。”重庆邮电大学校长、校科协主席高新波表示。

此外,学校还以“下山办院”为依托,启动了重邮科技园建设,构建“众创空间+苗圃+孵化器+科技园(加速器)+产业园”的全链条孵化体系,通过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和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计划未来五年入驻研究生5000人、聚集科创企业1000家。

得益于这次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去年9月,学校校友创业汇(以下简称“邮创汇”)正式揭牌,17个项目入驻重邮科技园。“邮创汇”,顾名思义,是由学校海内外企业校友自发组成的联合性、非营利性交流合作平台,汇聚了475家校友企业,这让更多的重邮校友企业来落户、重邮学子来创业。

打造“加油站”,向市民广开科普大门

位于学校的重庆市物联网互动体验馆,无人机演示实景平台正在展示无人机如何操控;智能机器人展示厅里,小型智能机器人正在执行着参观者发出的指令……作为科技传播者的角色,学校科协坚持每年进行多场科普活动,不仅让市民进高校感受科技,还将科技带去区县,走进中小学,给偏远地区的中小学学生进行科普,赠送科普图书。

去年7月,“困境儿童立志夏令营”公益科普研学活动在重庆邮电大学——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成功举办,学校接待了一群来自重庆境内的困境儿童(含孤儿、留守儿童)。在夏令营活动期间,研学实践基地的老师及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参观物联网基地、智能机器人、智能农业等,丰富孩子们的知识,播下科技之梦的种子。

目前,学校有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重庆市物联网互动体验馆、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普教育基地——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中国自动化学会重庆邮电大学科普教育基地等多个科普基地,均设有专门的科普工作机构,配有专职工作人员,具备独立开展科普活动的能力。

高新波表示,下一步要把科学普及活动作为校科协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的重点来抓,发出高校科协“新声音”,树立高校科协“新品牌”。

来源:重庆科技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