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战略发展>智库报告>

创新工作机制 高质量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

发布时间:2023-01-04 | 作者:  | 编辑:重庆科协数据迁移

渝中区以实施科协综合改革为着力点,以有效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为目标,以健全联系广泛、服务科技人才的科协工作体系为主线,结合区情实际,有效整合资源,创新党建引领、服务力量、服务机制和联系举措“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增强科协组织对科技工作者的引领力、凝聚力和组织力,把广大科技工作者凝聚在党的周围,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深化党建引领,加强党对科协的全面领导

强化理论武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组织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贯彻市第六次党代会、区十三次党代会和区委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把党中央、市委、区委的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科协系统。结合领导干部科技讲堂暨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科技工作者座谈会、科协全委会、常委会、主题党日等,组织科技工作者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有关科技创新、科学普及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全国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十大上的重要讲话以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等学习篇目,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科技界走深走实。

创新思想政治宣传。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宣传活动,举办“为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全国重要人才高地而奋斗”主题宣讲,推荐科技工作者参加科技英才专题研修班和重庆英才讲堂。组建科学家精神报告团,邀请中科院院士举办科技讲堂,学习宣传优秀科学家事迹,召开科学家精神座谈会,向科技工作者赠送《弘扬科学家精神——走近100位科技工作者》书籍。通过多形式活动,凝聚思想共识,科技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形成高度自觉。

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广泛开展创新争先行动。首次设立了“渝中区最美科技工作者”奖,由区科协牵头,会同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科技局联合开展了2022年渝中区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学习、宣传活动,对评选出的10名“最美科技工作者”予以通报表扬。积极推荐辖区优秀科技工作者申报参选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第十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候选人、重庆市“最美科技工作者”和“感动渝中十大人物”等各级各类奖项,选树先进典型。在中国科协全国科普日平台“云上科普日”活动、市科协网、《渝中报》、区政府网等媒体大力宣传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倡导创新争先的时代价值导向,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争做新时代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

强化服务力量,激发科协组织生机活力

一方面,配强科协机关工作力量。优化区科协机关内设机构及其职能配置。引导优秀人才到区科协机关挂职,突出服务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的职能,把眼光更多地投向基层,直接面向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增加行政编制2名,增设驻会副主席1人,挂职副主席1人;增设正科级事业单位区科技服务中心,核定事业编制5名,为主城区首创。目前,区科协(含区科技服务中心)人员编制达10人,是改革前的3倍,突破了机构改革瓶颈,多年来区科协人员力量不足、严重制约工作开展的状况大为改观。

另一方面,健全基层科协组织体系。做全街道科协,巩固11个街道科协、79个社区科普站的工作网络,明确科协工作责任科室,落实专人负责社区科协工作。持续推进科协组织“三长制”改革,广泛吸纳基层学校、医院、科技企业等领域的“三长”进入街道科协领导机构。面向社会广泛吸纳热心公益科普服务的志愿者,充实社区科技志愿者队伍。做实企事业科协,推动辖区大型国企、民营企业、产业园区和有条件的医院、学校等事业单位建立科协组织。新建了两家企业科协、医院科协。

完善服务机制,着力引进培养使用科技人才

实施人才优惠政策。渝中区大力推进人才强区战略,制定完善了系列人才优惠政策。结合渝中发展现状、产业结构、资源禀赋,汲取了现有人才政策的好经验好做法,先后出台了《“渝中人才”黄金十二条》、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办法、人才公寓建设使用管理办法、高层次人才服务证实施细则等一批具有创新性、突破性的政策措施,形成含金量高、适用性强、比较优势明显、处于全市领先水平的人才政策矩阵,将市级英才和渝中优秀人才纳入服务范围,持续解决住房保障、配偶就业、子女就学、看病就医等科技工作者急难愁盼的问题,着力打通经费管理、项目申报、人才评价等制约科技工作者创新创造的关键堵点。

打造科技人才生态。大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区战略,持续实施渝中英才计划,建设科技人才基础信息库。推选优秀科技人才进入《渝中区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和高层次人才库。常态化开展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按规定开展科技人才评选表彰,做好科技类“渝中英才”推选工作,并建立区级“最美科技工作者”的推选评审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园区、企事业单位创建院士工作站、海智工作站。组织科技人才、创新团队申报重庆英才计划项目,推荐优秀科技人才参与重庆市杰出英才奖、重庆市创新争先奖、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等评选。

搭建英才集聚平台。围绕渝中聚力发展金融、商贸、文旅、科创、健康、专业服务六大重点产业,发布急需紧缺人才目录。2022年来,结合招商引资推行“双招双引”引才模式,聚焦重点领域举办“才聚渝中”“暖心助航·就创青春”等招才引智活动20余场次,实施“领航”“扬帆”“起航”等人才项目20个,充分借助博士后工作站等平台,引进培育各类人才600余名。助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优先将一批获评市级奖项、人才计划的青年人才纳入培养支持计划;出台23项支持青年参与科技创新措施,搭建68个市级以上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创新创业平台,集聚优秀人才服务渝中、建功渝中。

创新服务举措,全方位服务科技工作者

打造多元化服务。做好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工作,不但要从政治上关心,还要从工作、生活上关怀,通过从政策机制、制度保障上着力,为科技工作者服好务。创新出台《渝中区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实施办法》,建立落实区委联系服务专家“七个一”工作举措,累计走访慰问专家人才83人次。认真落实全区“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助科技工作者作贡献”工作清单20条,强化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区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作用,由区委人才办牵头,区人力社保局、区科技局、区教委、区科协等部门密切协作,优化完善“服务专员+联络员”服务模式,为符合条件的人才提供科技咨询、户籍办理、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25项服务、194余人次。渝中区还将22个博士后工作站在站博士后纳入人才服务范围,并提供科研支持、人才公寓、子女入学等配套服务。

完善调查走访制度。以园区科技企业为重点,开展科技工作者抽样调查,了解需求,强化联系服务。坚持科技工作者联系制度,区科协、各街道科协在春节、“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节点开展慰问活动,并常态化联系走访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帮助解决实际问题,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增强了科技工作者的归属感、获得感。  

拓宽联系服务渠道。通过推选来自大型国企、医院、学校、部门、非公企业的8名兼职、挂职科协副主席,参与到科协工作决策、实施之中,使科协与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科技工作者双向交流渠道更加畅通。通过科协“三长制”改革,吸纳辖区医院院长、学校校长进入街道科协领导班子,担任街道科协兼职副主席,“以长带队”投身基层卫生健康、科技教育等工作,有效带动基层科协壮大工作队伍、接长工作手臂、拓宽服务领域、激发组织活力。通过广泛吸纳街道、社区科协工作者、科普志愿者、中小学科技教师等,不断充实渝中区科技志愿服务队伍,“科普中国”信息员队伍已超过1.1万人,深入广泛开展科普宣传、科技志愿服务,履行科技工作者的科普责任。

何仕明 渝中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