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创新>学会活动>

重庆市可再生能源学会承办“气候变化背景下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边会

发布时间:2022-12-14 | 作者:  | 编辑:重庆科协数据迁移

12月12日当地时间上午9:30-11:30,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的中国角,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办“气候变化下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边会,分享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案例实践和研究成果,探索进一步开展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外合作。

边会是中国角系列边会活动,由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简称民促会)主办,重庆市可再生能源学会、甘肃省绿驼铃环境发展中心、北京市朝阳区环友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共同承办,边会得到了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和气候工作基金会(CWF)提供支持。

是零和博弈还是合作共赢?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潘家华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可持续发展和碳中和已是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基石。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两项使命不可分割,互相融合。文明的发展要与生态环境达成双赢,并非零和博弈。

CBD秘书处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项目官员Tristan Tyrrell指出,在过去50年当中我们已经失去了17%的物种,这已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健康的生态系统能够让我们更加适应气候变化。我们需要有更雄伟的目标,也要积极地去落实这些目标。他还提出,当前,在一些冷门的领域,比如西非的草原以及生态农业还有值得我们深入讨论的空间。

科学研究与在地实践并步前行 

在边会主题报告第一部分“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经验”环节中,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灵长类专家组 Genevieve Campbell博士、巴西米纳斯吉拉斯联邦大学Raoni Rajão教授、印度尼西亚泥炭地和红树林修复局 Dermawati Sihite女士分别作了题为“减缓工业发展对西非类人猿的威胁”“国际贸易在巴西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和减缓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和“以红树林恢复实现基本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题报告。

三位发言嘉宾分享了西非、南非和东南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经验,提出了西非类人猿、巴西雨林和印尼红树林所面临的威胁,并给出了基于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的保护建议。

展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经验 

第二部分“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经验”环节中,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香奕、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秘书长张媛、重庆陆海国际传播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陈灿分别从“中国社会组织气候行动助力生物多样性”、“企业家参与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和“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三个方面进行了主题发言。嘉宾们不光从社会组织和企业家的角度分享了工作经验,也详细分享了地区特色案例。

加强生态和气候领域的南南合作 

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毛国瑞教授在总结致辞中提出,几十年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环境治理的领导者之一,也具备为恢复和缓解生态危机做出更大贡献的潜力。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气候变化需要政府、私营部门和社会组织的强有力领导,也需要发展中国家在生态和气候领域的南南合作。

本次边会线下参会56人。线上通过重庆市可再生能源学会节能低碳课堂直播平台中文频道参加人数1300多人,英文频道800人。重庆市可再生能源学会本次委派2人参加中国代表团到加拿大蒙特利尔组织本次边会。 

(重庆市可再生能源学会 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