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市教委乡村振兴帮扶集团《乡村振兴工作简报》刊发《市科协:发挥科技优势 助力乡村振兴》,介绍了市科协大力实施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经验做法。现转载此文,供学习交流。
作为市教委帮扶集团成员单位,市科协立足职责定位,心怀国之大者、情系乡土、服务“三农”,充分发挥智力密集、跨界融合的独特优势,汇聚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两翼”力量,对接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科技需求,为实现恒合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持。
强化“三个落实”建帮扶体系。一是强化政策落实。先后15次召开党组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战略决策,传达市委市政府具体部署以及市教委帮扶集团相关要求,深入总结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和对口帮扶万州区龙驹镇脱贫攻坚的工作经验,确立了“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和科协组织优势,围绕全市乡村振兴工作大局全面实施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行动,聚焦帮扶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打造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新范例”的工作总体思路。二是强化责任落实。成立市科协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市科协帮扶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均由市科协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两名党组成员任副组长。组建市科协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学会联合体、恒合乡乡村振兴专家服务队和工作站,选派重庆科技馆1名优秀中层干部担任恒合乡驻乡工作队队员,负责帮扶措施落地见效。三是强化工作落实。把乡村振兴帮扶任务分解到机关各部室、直属企事业单位、相关市级学会和区县科协,全面实行项目化、清单化管理,安排专人负责帮扶资金划拨、帮扶项目过程跟踪、项目资金监管和消费帮扶任务,做到及时足额、全程可溯。
强化“点面结合”谋帮扶规划。一是面上助力作贡献。市科协成功承办2021年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联盟科技志愿服务交流观摩活动,组织科技工作者研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模式。印发《关于推动“一区两群”区县科协对口协同发展的通知》,引导对口区县科协协同联动助力乡村振兴。制定《开展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方案》,动员全市涉农市级学会与市级、区县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村开展结对合作,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打造30个科技强镇、30个科技小院、100个科技名村,实现农村实用技术再升级,特色农业产业再增效,公民科学素质再提升。二是点上建功有作为。市科协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带队深入万州、恒合调研指导,相关业务处室、乡村振兴学会联合体先后15次前往恒合乡与驻乡驻村工作队、乡党委政府、学校、卫生院对接工作,在实地调研基础上,以恒合乡各村(社)实际需求为导向,制定印发《市科协帮扶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确定了“三个围绕”的总体帮扶目标,即围绕现有硬件基础送设施、抓内涵,彰显科技特色;围绕农业产业发展送专家、抓技术,强化科技支撑;围绕科学素质提升送典型、抓科普,厚植科技基础。同时,明确了“九个一”具体帮扶措施,即建设一个共享科普场馆,建成一个健康科普中心,打造一个科普文化广场,建成一个科技小院,打造一个科技名村,打造一个科技强镇,培养一支科技志愿服务队伍,建设一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开展一系列特色科普活动。
强化“三管齐下”见帮扶实效。一是建设“三个科技科普馆院”。投资50万元建成恒合民族中心小学校园科技馆、恒合乡卫生院健康科普中心,稳步推进五星村科技小院建设,向恒合民族学校、恒合民族中心小学、万州中学捐赠价值200万元的科普器材、科普资源包和科普书籍,为乡村科学教育、专业技术培训夯实硬件基础。二是开展科普“五进”活动。市科协组织科技助力恒合土家族乡乡村振兴专家服务队先后开展两届“五进”科普活动:“进田间”,在茶叶、水稻、中药材、生猪、中蜂等产业基地为农户传授病虫害防治、管理管护等种养殖实用技术并现场答疑;“进乡镇”,在乡镇举行市科协助力乡村振兴学会秘书长沙龙,共享城乡科技资源,共商乡村多元发展;“进场坝”,在广场举办科普图文展,向群众普及农用技术、生态环境、生命健康等方面的科学知识;“进校园”,在恒合2所学校举办“青少年放飞科学梦想”科普讲座,激发学生探究实践兴趣;“进支部”,在村(社)与恒合乡机关党支部、驻乡工作队党小组联合开展支部党建,开展反邪教宣讲活动,助力构建乡村治理体系。三是组织“1+5”志愿服务队开展专家服务。市科协指导恒合乡科协扎实推进基层“三长带三师”,即基层医院院长、学校校长、农技站站长带领医师、教师、农艺师队伍,依托乡村振兴学会联合体与恒合乡政府签订长效合作协议,联合市教委帮扶集团乡村振兴智库专家,在科技助力恒合乡村振兴专家服务队下,设立优质水稻种植、中蜂养殖、中药材种植、优质粮油种植、提升农村中小学生科技素养5支专家志愿服务分队,为凤安、八一、石坪、枫木等村社集体经济组织、产业带头人和乡村学校提供线上线下“点对点”志愿服务87次,服务总时长1538.5小时,受益群众1998人次,有效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带动农户就业创收,提升农村师生科学素质,为实现恒合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