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服务>人物风采>

赵萍:穷其一生 让蚕桑成为永不凋谢的产业

发布时间:2022-10-20 | 作者:  | 编辑:重庆科协数据迁移

上世纪80年代,出生于干部之家的她在读大学时,本想学医却阴差阳错地被调剂到学蚕桑,但她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从此便与蚕结下了不解之缘,专注蚕桑研究近40年。

不惑之年,一直专注做家蚕免疫抗病基础研究的她,为了突破产业发展的瓶颈,勇担重任,将主要精力转向投入蚕丝蛋白的基础和应用研究,首次系统解析和报道了蚕丝全蛋白组成,纠正了国际上几十年来对蚕丝蛋白的理解误区,改写了蚕学专业教科书中关于蚕丝组成的传统观点。解开了蚕丝“千年不腐”的秘密,获得了高强度、多用途的新型蚕丝。

年近花甲,她又来到永川区仙龙镇,出任世纪传奇生物技术研究院(重庆)有限公司董事长,致力于家蚕省力化、智能化和规模化养殖技术的推广,开发蚕丝功能蛋白新产品新材料的成果市场转化。

她,就是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赵萍,同时还是西南大学全国样板党支部(家蚕基因组与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第一党支部)书记,重庆市蚕丝纤维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重庆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团队负责人。

留学归国 绘制了蚕丝蛋白组的“全景图”

1963年,赵萍出生在四川的一个普通干部家庭,父母非常重视对她的文化教育,她也不负众望,高考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原西南农业大学(现西南大学),原本想学医的她被调剂到蚕桑系,刚开始的时候,让她稍有一些失落。

“蚕桑专业很好啊!蚕桑是我国丝绸产业的根基,丝绸是我国主要出口产品,具有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发展前景大有可为!”受到一位高中老师的鼓励,又了解了蚕桑业的发展现状,赵萍迅速调整了心态,从心底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和使命感。

随着对蚕桑知识学习的不断深入,赵萍渐渐爱上了蚕桑学,立志要在这个领域干出个名堂来。1985年,大学毕业后,她以优异的专业成绩,被分配到四川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工作。

在从事了十余年的家蚕新品种培育研究工作之后,1997年,赵萍作为访问研究员到日本九州大学系统学习分子生物学和蛋白质研究技术,2002年获得九州大学硕士学位后,为了参加中国家蚕基因组计划的研究,她放弃了在日本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回到国内母校西南大学任教,作为中国基因组研究团队一员全身投入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的绘制,并与日本学者开展了一场惊心动魄、争分夺秒的竞争。

经过夜以继日的研究,赵萍所在的团队在这个没有硝烟的竞争中取得了成功。2003年11月15日,重庆市政府和中国科学院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向世界宣布了由中国科学家成功绘制出世界第一张家蚕基因组框架图。该成果被誉为100年近现代蚕业科学发展史中由我国科学家做出的杰出贡献,具有重大基础科学价值与产业价值。

赵萍在科学研究上从未止步,2008年,她在学业上更进一步,获得了西南大学博士学位。同时她深刻认识到虽然我国的蚕茧产量稳居世界第一,然而由于蚕丝产品单一,出口效益低、缺乏竞争力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整个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其根本原因是人们对家蚕蛋白组,尤其是蚕丝蛋白的认识还一直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水平,蚕丝蛋白的合成机理也长期处于难以突破的尴尬境地,为了蚕业科学和产业的进步需要,作为家蚕基因组与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生物学研究中心蛋白质组与蛋白功能研究的学术带头人,从2010年开始赵萍果断地将研究的关注点集中到蚕丝上来,带领团队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首次系统地解析和报道了蚕丝全蛋白的组成,从蚕丝中新发现了400多种蛋白质,纠正了国际上几十年来认为蚕丝只有几种蛋白的传统理解误区,同时还发现蚕丝拥有众多防御功能的生物活性蛋白。

不断钻研 拓展蚕丝应用新领域

为了让蚕桑产业跟上新世纪快速发展的时代步伐,成为永不凋谢的产业,赵萍带领团队又开始专注于开展蚕丝蛋白活性成分的功能鉴定和蚕丝功能性新材料的创制与应用。她系统研究和阐释了蚕丝蛋白的抗菌性能及抗菌机理,揭示了蚕丝蛋白保护功能的分子机理,解开了蚕丝“千年不腐”的秘密,为拓展蚕丝在生物医学材料和保健、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通过家蚕遗传操作技术和蚕丝结构与性能的研究,赵萍带领师生研发获得了适用于纺织服装、生物医学等多个领域的高强度新型蚕丝材料。又通过研究丝胶蛋白加工技术及其功效产物的活性,开发出适用于抗炎修复功效型的蚕丝功能化妆品。

经过赵萍及其团队的不懈努力,20余项适用于医疗、美容等领域的抗菌丝蛋白原料、丝胶蛋白纳米颗粒、丝胶蛋白凝胶、丝胶蛋白乳霜的制备与应用方法获得成果,并申请获批了国家发明专利,在行业内外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赵萍说,我们的使命不仅是要在科研上取得成绩,更要致力于科研成果的转化,让蚕丝产品走入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同时,在赵萍的带领下,团队里的每一位研究人员都有自身擅长的领域和独特的研究技能,在这个老中青搭配的科研团队里,长者用丰富的经验指引青年,青年用激情与活力感染长者,彼此取长补短,携手笃定前行,默默地为蚕桑事业奉献着,赵萍也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市级重点项目10余项,先后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因为科研成果丰硕,赵萍在2018年和2020年还分别获得了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和二等奖。

转战永川 科研成果走向市场

为了将传统的蚕桑产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赵萍和她的团队还在不断努力,开发出了新型家蚕人工饲料养蚕技术,自主研发出全自动化养蚕设施,节约了劳动成本和土地资源,实现了养蚕全流程自动化,同时借助大数据进行智能决策,真正实现了高效低成本饲养家蚕,开创了现代化、集约化的饲养方式。

为了规模化推广现代化家蚕养殖,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赵萍和她的团队经过比选,准备将研究成果转化放在永川,她亲自出任了世纪传奇生物技术研究院(重庆)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去年10月,该企业仙龙传奇农场蚕工厂项目在永川区仙龙镇太平桥村顺利开工建设,如今,仙龙镇现代蚕桑产业园里,千亩桑田延绵,养蚕工厂拔地而起。昔日一个普通的山村不但成为了全国现代蚕业农场的样板,而且也成为远近闻名的风景打卡点,多次登上各大媒体的榜首。

为什么要把项目落在永川,赵萍说这与永川对人才的重视密不可分,永川不仅区位条件优越、产业基础完备、人才资源充沛、营商环境良好,还制定落实了良好的人才政策,对她和她的团队以及项目给予了政策支持,积极帮助他们协调解决土地整治、用工招聘、道路出行等方面的问题,让她和她的团队没有后顾之忧去追逐他们梦想。

对于在永川的项目发展,赵萍信心满满。她说未来她将继续带领和培育更多人才来到永川、拥抱永川、融入永川、逐梦永川,将人才的智慧转化为生产力,让更多的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变为新动能,造福百姓生活,助力永川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乐宜游的高品质之城。

周舟 永川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