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服务>人物风采>

张聪:在新材料领域再攀高峰

发布时间:2022-08-25 | 作者:  | 编辑:重庆科协数据迁移

张聪,工程师,现任重庆亿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一直从事新材料研发生产工作。作为公司特种玻璃纤维开发团队主要负责人,他先后成功开发了超高强HT玻纤、低介电常数HL玻纤等一系列高性能特种玻璃,成功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并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及应用。获评长寿区2022年“最美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填补国内空白,助推产业升级

材料强则工业强,近年来,新材料的应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占比越来越大,玻璃纤维就是其中之一。我国虽为玻璃纤维制造大国,但却存在大而不强的尴尬境地,每年高端产品进口超过20万吨,特别是高性能特种玻璃纤维,国内暂时无法满足工业发展需要。张聪作为公司特种玻璃纤维开发团队主要负责人,先后成功开发了超高强HT玻纤,低介电常数HL玻纤,超高模TM+和TMII玻纤等一系列高性能特种玻璃,成功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并实现了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及应用。

2019年,张聪负责公司在长寿的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该项目总投资超过4.2亿元,欲打造全国最大的特种玻璃纤维生产基地。目前,200多亩的新材料基地投产了4个特种玻纤生产及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生产车间,具备超高强、超高模、低介电常数等特种玻纤的规模化生产能力,各项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为此,张聪的项目团队荣获2019年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20年创客中国新材料专题赛二等奖。作为第一发明人,张聪申请发明专利并授权超过8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件,获PCT国际发明专利授权1件。

张聪带领项目团队在2014至2016年开发的TM+高模量风电产品,大幅提升公司行业竞争力,累计销售额超过30亿元;2017至2021开发超高模量玻璃纤维TMII玻璃,并在长寿新材料基地量产,产品性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实现由5000吨/年向5万吨/年的规模化应用,累计销售TMII产品超过10万吨,年产值超过6亿元,推动下游风力叶片由60米向76米以上升级,单机发电容量逐步由1MW向3MW以上突破,叠加下游装备升级,目前单机容量最高已超过6MW,对整个风力发电行业产业升级起到关键作用。

兢兢业业克难关,全心全意做材料

如果说特种玻纤的技术突破是国内工业升级的催化剂,那么向玻璃纤维下游复合材料的深入探索,不懈开拓新应用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则是践行一名科技工作者的初心。张聪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不局限于自身专业领域,勇于尝试向玻璃纤维下游产业进行研究和探索,成功开发了光伏用复合材料支架,超低导热绝热真空板,超低排放玻纤覆膜滤袋,高性能复合材料循环托盘等一系列新型复合材料。

为提升玻璃纤维辐射领域,强化材料基础研究,只有在熟悉并了解下游客户的需求,才可以开发出正真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张聪通过采用超高模玻璃纤维增强聚酯树脂,开发出可以替代金属的复合材料型材,拥有更高的拉伸强度和刚度,并且密度只有钢材的1/3,铝合金的2/3,其制造而成的光伏支架,重量减轻55%以上。利用玻璃纤维残留纱及尾纱,成功开发了导热系数低至1.5mw/(mm.K)的绝热真空材料,用于冰箱的外壳中,导热系数只有聚氨酯发泡材料的1/25,厚度只有聚氨酯发泡材料的1/3,不但解决了纤维制造固体废物的排放,有效利用了尾纱进行循环利用,提升产品附加值。

采用高强玻璃纤维为基材,通过PTFE乳液浸渍,覆膜处理加工而成的玻纤覆膜滤袋,可用于200℃以上的尾气收尘,净化处理后排放量可低至5mg/cm3,可替代化纤材料用于水泥窑收尘,煤化工和钢铁冶炼窑收尘,大幅降低企业耗材成本,且使用完后的玻纤滤袋还可以有效回收,进行循环加工利用,降低碳排放。

深化研究,带领团队再攀高峰

2021年来到新的工作岗位上,张聪不断深化特种玻璃纤维基础材料开发,深入挖掘复合材料市场新应用,解决整个工业社会面临的环保、节能等难题,一个个新产品不断得到市场的认可,作为公司技术带头人,全力打造了长寿区“特种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企业研发创新中心,组建了一支超过20人的技术研发团队,也将带领新一代的年轻人在材料领域继续开拓,再攀高峰。

长寿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