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服务>人物风采>

甘涛:乡村振兴的践行者

发布时间:2022-07-14 | 作者:  | 编辑:重庆科协数据迁移

甘涛,中共党员,高级农艺师,现任长寿区农业技术科研服务中心粮油站站长。在33年的基层三农工作中,甘涛始终以“为民、务实、清廉”为准则,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获评长寿区2022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试验示范收效显著

1989年,甘涛进入长寿县农场,从事水稻不育系繁殖及技术指导工作,期间主持不肓系(珍汕A)的繁殖和做技术指导,将不肓系产量从60k/亩提高到130kg,大大提高了农场效益,受到单位职工和领导的高度肯定。

1991至2009年,甘涛在长寿县农科所主持水稻旱肓秧、旱肓抛秧、玉米肥球试验示范,并对全县农技员进行培训和指导,有效促进长寿区旱育秧常年推广面积20万亩以上,水稻增收25kg/亩,年增加效益1000万元以上。

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

2008至2020年,甘涛牵头负责农村能源建设、农村人行便道建设、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等工作,有效促进了长寿区新农村建设。期间,他主持实施了近3万个沼气池的建设与验收;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涉及金额225万美元,共计7820户;主持编写农户和全区沼气技术员培训教材,培训农户8000余户,发放资料超20000份,项目农户每年增收800元以上;2008年实施安装太阳能热水器项目共3000台,方便农村群众;实施人行便道建设800公里,改善了农户出行条件;2018年实施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编制实施方案,在全区建立了170个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网点,回收体系较为完善;2021年回收194万个,处置农药包装废弃物约21吨,有效改善了长寿区的农村环境,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了积极力量。

减用化肥农药提升防治水平

2007年,甘涛完成测土配方取样6000多个,肥料3414试验数个,全区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95%,测土配方施肥使每亩增收约40元,大大减少了长寿区化肥用量。他率先提出在长寿区推广无人机水稻病虫防治。2018年防治4.6万亩,2019年防治12万亩,防治面积位居重庆市前列。

2017至2020年,甘涛主持实施柑橘大实蝇防治采取收集“蛆果”处理,收集面积10万亩以上,主持建立绿色防控示范片,常年建立水稻、柑橘等果树绿色防控示范片5000亩以上,极大的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并对街镇农技人员、种植大户农药经销商、社会化服务组织进行植物病疫识别与防控、农药安全使用与绿色防空及农业技术培训,到镇到村培训村组干部和农户,每年巡回演讲数十次,累计培训人员上千人次,有效促进了长寿区农业技术水平提升和农药减量等工作。

推广技术创新助力增产增收

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甘涛主动创新和引进多项实用技术在长寿区推广,大大提升了全区的农业技术推广水平。

2015年,甘涛组织在农正农业公司2700亩晚熟柑橘(品种为W.默科特)中的200亩进行深耕扩穴改造果园试验示范,指导业主施入有机质,建立果园高产稳产的营养库,使每亩增收1000元以上。有效带动了周边柑橘种植企业、柑橘种植大户在生产过程中降低成本和控制冬季严重掉果的现象,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甘涛引进园艺地布技术,改良土壤生态环境,减少除草剂用量,提升果品质量,并在全区推广超3万亩。他率先在区内示范水稻直播。经2017年试验30亩,2018年示范980亩,2019年水稻直播已全面展开,2020年、2021年开展水稻淹水直播技术示范、双直播示范等,为全区农业节本增效提供了有效渠道,每亩节省成本达200元以上。他还进行水稻综合种养示范。并在2018年进行推广,全区从无到有,通过一年的时间,全区便达到2000多亩,为长寿区水稻绿色生产提供方向,为种粮大户提供了增收渠道,每亩增收达到1000元以上。他提出大面积实施无人机水稻中后期病虫害防治。无人机防治亩节省农药20-30克,节省劳动力成本30元/亩以上,改变了农户高温喷农药出现高温中署等安全隐患,减轻了农户工作强度。

坚持产业发展推动脱贫攻坚

2017年,甘涛提出将红薯作为长寿区云台镇拱桥村、石堰镇干坝村两个村脱贫致富项目,获得上级高度肯定。从西南大学引进两个鲜销的红薯品种,并对两个村进行了红薯压蔓栽培培训,使红薯产量提高20%以上,大大提高了红薯的商品性,两个项目已在贫困村全面实施,红薯售价3.0元/kg,销量大幅提高,发展至今两个村所生产的红薯销售情况良好,为两个村农户增收、集体经济状大提供了致富渠道。

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甘涛长期奔走在长寿广袤的土地上,将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到千家万户的田地中,科研实践两手抓,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长寿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