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现任重庆云天化天聚新材料有限公司高级研发主管。今年37岁的李梅,凭借细腻严谨的思维方式和较真碰硬的科研精神,深耕高分子材料成形加工和性能方面的科学研究。
李梅长期从事科学研究、科学普及、科技推广、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科技事业,积极促进科技经济紧密结合,用科技服务民生,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己任,用责任、毅力与担当,书写着创新奉献的故事,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真谛,有力弘扬了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展现了中国科技工作者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努力拼搏的精神风貌。
2009年,李梅在中材科技(酒泉)风电叶片有限公司从事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风电叶片制造的工艺研发工作。因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未来更好的向往,于2013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返回校园进行再深造,攻读了全日制硕士、博士研究生。2020年8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她作为学术骨干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多功能电子皮肤的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和3D打印-静电纺丝成形工艺和面上项目、纤维素材料离子液体增塑注射成形工艺与机理,积累了丰富的材料研发与微纳结构成形制造技术经验,重点对多功能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其性能和机理做了深入全面的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专业学术期刊,并被作为期刊封面宣传。这期间她对嵌段共聚物分子结构编程、跨尺度微纳成形研究、器件性能预测与优化调控方面有大量的系统研究和知识积累,这为她目前从事高性能聚甲醛产品的开发工作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作为实验室的大师姐,李梅经常帮助师弟师妹们解决科研和生活中的困难。研三师妹余兆函在研究课题“制备无取向透明光学器件”的热压成形透明镜片实验中遇到两个瓶颈难题,李梅看到师妹经常情绪低落,每周工作汇报时还要被老师批评,就主动找师妹聊天,帮她排忧解难。在主动帮助师妹做实验的过程中,提出在PMMA即将发生玻璃化转变的温度进行分段加压成形镜片,可以解决分子链取向难题,因为在这个温度条件下PMMA微球处于高弹态,压制成片在微观上保留了纳米微球的完整结构,避免了传统熔融热压成形中分子链活性很高导致的取向。她提出的办法成功解决了师妹科研中的瓶颈难题,帮助师妹顺利毕业。
2021年10月,李梅来到重庆云天化天聚新材料有限公司,作为高级研发主管,从事聚甲醛产品开发工作。她根据公司对聚甲醛产品升级和丰富牌号的战略需求,提出将新型碳材料作为增强增韧的功能填料,引入聚甲醛,研制高强度高韧性的碳材料/聚甲醛复合材料,探索高性能聚甲醛产品的制备技术和性能研究。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科研和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李梅以企业和重庆大学联合培养的形式进入重庆大学材料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借助重庆大学国内一流的科研平台研究企业项目,目标是突破关键科学难题,努力把科研成果转化为能够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产品,为企业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埋头学习,忘我工作。”这是家人和同事对李梅的评价。她几乎没有节假日,时间被各种工作、学习排得满满当当,对科研工作始终充满韧劲和拼劲。
李梅每天的工作流程也是雷打不动的:查阅文献、确定实验方案、材质置备、实验室进行各种性能测试,如果没有达到项目技术指标,进行原因分析,再改进,再进行下一次实验……
外行看到这样的工作流程,都深感太枯燥太单一,而这对于李梅来说,却乐此不疲,并表示,“我要不断突破关键科学难题,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能够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产品,为企业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长寿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