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在巴南区公安分局刑侦支队技术大队办公地,作为“青创工作室”带头人,郝晓明正专注着探寻生命的另一种微观形态——DNA,用以揭露案件背后的真相。
这里有着关于正邪的较量,智慧的碰撞,还有他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和科技工作者怀揣的为民情怀。
直面罪恶,让DNA大声“说话”
郝晓明的主要工作是提取DNA并加以分析。虽不及其他同事“千里单骑”直击犯罪嫌疑人的惊心动魄,但他运用前沿科技,文火细熬,从微观着眼,常为案件侦破提供关键性证据和线索。
有时候,一次重要的DNA提取,堪比一场没有硝烟的硬仗,不舍昼夜,废寝忘食。若提取成功,则助推案件侦破;若反之,则案件继续胶着,再需努力。
2017年7月末,巴南区丰盛镇发生一起恶性案件,郝晓明和同事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勘查,并提取生物检材。他带回了从现场门把手上提取的嫌疑人DNA,本以为通过比对能找到嫌疑人的身份信息,谁知却一无所获。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实验室又传出意外的消息:DNA信息与2010年的一宗命案发生关联,存在并案可能!
郝晓明之前也听说过那个案子,事发深山里,虽然民警及时赶到现场,但受害人终因失血过多不幸身亡。当时民警从现场提取到了不少生物检材,其中还包括一滴不属于受害人的血迹。但万般遗憾,嫌疑人的身份未能锁定。
“一定要还死者公道,不能让犯人逍遥法外!”郝晓明和同事一道,从档案室调出卷宗,在庞杂的检材和数据中寻找比对,最终得出结论:两起案件的嫌疑人基因分型一致,也就是说,均为同一人所为。
郝晓明第一时间向领导汇报。刑侦支队立即启动命案侦查机制,分工协作,投入战斗。仅3天时间,犯罪嫌疑人便落网。
横跨近10年,两起案件得以告破,死者得以沉冤昭雪,百姓平安终得以维护。
钻研创新,当科学路上的“杠精”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句话对于郝晓明及其团队而言,既是工作原则,也是业务要求。刑事技术岗位的门槛非常高,专业性也非常强。
“没有扎实过硬的业务能力,是干不了这一行的。”郝晓明总是对刚入行的新警如是说。
2017年,郝晓明以分局刑侦技术队伍为核心,组建“青创工作室”,和同事一道,直面刑侦技术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尝试着新的变革。
“DNA研究一直是人类不懈追求的前沿科学,如何将这一极富未来感的科技运用到警务工作中,是我们奋斗的目标。”郝晓明说,每一次涉及DNA提取的案件侦查,他都多作尝试,不断筛查、比对,将不同的数据记录下来,探寻规律和真理。
为成功筛选出可有效提高接触DNA转移效率的活性物质,郝晓明开始进行实验。但经过1000多次的实验,始终未能有所突破,这让团队士气有些低迷。
“大家都休息会儿,我请吃宵夜。”作为带头人,郝晓明鼓励大伙,要是1000次实验不出结果,那就再来1000次。科学道路上,就要做一个称职的“杠精”。
为了推进研发进度,郝晓明把家搬进了实验室,没日没夜地开展检验测试工作:每一批DNA检验实验,都需要持续工作8个小时以上,为了保证检材的纯度不受环境影响,所有实验都必须戴着橡胶手套操作。由于长期戴塑胶手套抓握剪刀,郝晓明的手指很快被磨出了一层厚厚的老茧,双手也因为湿热经常脱皮。
经过上千次的实践后,终于,郝晓明团队成功筛选出可有效提高接触DNA转移效率的活性物质,这在整个公安队伍都是前所未有的创新,更是对“科技兴警”这一宏伟目标的强有力注脚。
不止于此,郝晓明团队还再接再厉,不断优化试剂成分,确定最优配方,成功研制出“高效接触DNA转移试剂”,让原本困难低效的DNA提取技术向前迈进一大步。“实验不到两千次就成功了,值!”郝晓明语气中充满了自豪。
2018年,郝晓明团队被共青团重庆市授予“青创工作室”称号,2019年,“重庆市公安系统青年文明号集体”花落同处。
时至今日,郝晓明追求警务科技的脚步也从未停止:以他为第一发明人的9项技术获得了国家专利授权。他还在《中国法医学杂志》《刑事技术》《中国司法鉴定》等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
用科技展现魅力,从警12载,郝晓明扎根刑侦技术领域,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4次,个人嘉奖5次,并获得“重庆市向上向善青年”“全市公安机关‘标兵个人’”“巴南区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巴南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