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剂的主要种类有哪些?来,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长寿实验中学初三·8班教室讲台上,老师正爽朗地问道。随之,坐在台下的学生踊跃回答,课堂气氛活跃。提问的是化学老师夏万斌,在他的课堂上常常充满欢声笑语。
在化学教育领域辛勤耕耘近三十载,夏万斌说:“我最大的希望就是让兴趣成为学生最好的老师,带领孩子们爱上神奇又有趣的‘化学世界’”。
生活即课堂 化学“有盐有味”
对许多人来说,对化学科目的主要印象就是各种抽象公式。然而,在夏万斌这里,化学变得具体起来,它们“有盐有味”“有声有色”,在生活中触手可及,可以实实在在感知到。
“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处处有化学。”夏万斌说,化学来源于生活,化学教学也需生活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为此,他总是致力于把生活常识融入化学课堂,在化学课堂上讲生活百科,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神奇万变的实验,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好奇心、探索心,让学生不知不觉跟着他的“魔法教学”走进美妙的化学世界。
不仅如此,夏万斌还常常教导学生,学习要讲求方法,做一名聪明的“懒学生”。在教授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步骤时,由于其步骤复杂,在考试中常常出现“打乱步骤重新排序”这种考题。于是,他在给大家演示制法步骤后,把“查装定点收离熄”七个步骤编成一句谐音顺口溜“茶庄定点收利息”,方便学生记忆。
学生通过实验观摩易于理解,顺口溜又易于记忆,很快就掌握这个知识点。“夏老师的化学课,让我进入高中后,学习化学特别轻松。”“夏老师,只要你来了,我上课都不打瞌睡了!”这些学生的肺腑之言,让夏万斌感到很欣慰:“这就是学生给我的最美礼物。”
爱生如爱子 “化学”别样励志
课堂上,夏万斌注重用幽默有趣的方法教授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夏万斌常用化学知识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在一次化学测试中,学生陶秋月考得十分不理想,眉头紧锁。夏万斌看见后,仔细帮她分析错因,并笑着鼓励她:“我们都要努力成为‘碳酸钙’,不仅是因为它的相对分子量为100,更是因为它在形成之前总是要沉淀的。”
一番风趣的对话下来,陶秋月舒展眉头,笑了起来:“我明白了,我会好好复习基础,不断沉淀自己,努力成为‘碳酸钙’。”
夏万斌带的上一届学生,有个杨姓男生,初一初二各科成绩都不太好,初三学化学后,第一学月考了89分。发试卷时,班上同学就起哄,说他是抄的试卷。一时之间,杨同学脸涨得通红。
夏万斌看见后,赶紧说:“老师绝对相信他不是抄的,老师还相信他第二个月一定考90多分!”果然,在夏万斌的“公然表扬”下,杨同学一鼓作气,每堂化学课都认真学习,中考时,只差3分,就满分。
积极“传帮带” 共结教育硕果
作为深耕教坛多年的教师,夏万斌很乐于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常常向青年教师传授教学经验,提出中肯的建议,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带领他们一起成长。
青年教师叶桂英首次参加长寿区优质课大赛,因为“课堂引入”陷入困境,甚至心生退意。夏万斌知道后,悉心开导:“成长的过程就像‘萃取’的过程,虽然很痛苦,但熬过这一次就好了。莫怕!”然后,他启发道:“何不从我们身边的事例引入,煮熟的鸡蛋还能孵出小鸡吗?”
听罢,叶桂英恍然大悟,采用了夏万斌的建议。在后来的课堂上,这个例子果然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青年教师牟紫妍常去听夏万斌的课。在一次做铁丝燃烧的实验课上,夏万斌假装忘了在集气瓶底部加沙,导致铁丝燃烧完后,集气瓶破裂。
“咦?集气瓶怎么会破裂呢?”夏万斌假装疑惑地问。“老师!集气瓶底部要加沙呀!”他拍了拍脑袋:“原来是这样。”课后,夏万斌告诉牟紫妍,通过失败的实验对比,可以加深学生对实验的印象。
“夏老师这堂课,让我受益匪浅。”牟紫妍感叹,“用新颖方式处理课堂,不仅能拉近师生距离,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夏万斌出色的教学能力和守初心的教育情怀,得到大家一致认可,在教育路上结出累累硕果:荣获“重庆市化学基础教育提名奖”,被评为“重庆市特级教师”“重庆市教学名师”“长寿区名教师”等;所教班级中考化学成绩居全区前茅;每年都有多名学生升入重庆市直属中学,高考考入北大清华学生近20人……
“每当学生考上理想的大学,告知我将选择化学专业继续深造时,我就特别激动,很有成就感。”夏万斌说,教学路上也要感谢有他们,他们是我扎根化学教学的源动力。
(长寿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