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服务>人物风采>

吴祥胜:小钳工“写”出企业降本减耗“大文章”

发布时间:2022-05-13 | 作者:  | 编辑:重庆科协数据迁移

一个“85后”小钳工,入职1年就为企业累计减少成本投入460万元,减少直接损失258万元。他只有中专学历,却拥有13年机械钳工工作经验,靠着勤奋好学、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和大胆创新,成为了重庆市第六届“劳动模范”。他就是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的一名设备工程师——吴祥胜。

技艺精湛的一大能手

出生于湖北省荆门市一个农村家庭的吴祥胜,自小就对机械有着浓厚的兴趣,于是在读中专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机电专业。后来他进入到一家民营企业,成为了一名钳工。

参加工作后,吴祥胜发现仅有理论是不行的,一定要结合实践。尤其是作为一名钳工,对动手操作能力要求很高,对制作的模具精准度要求更高,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于是,他又在工作中拜师学艺,不断勤学苦练。为了快速掌握模具制作技能,吴祥胜每天认真学习、细心观察、用心揣摩和反复练习,很快,他制作的压铸模具精度误差可以控制在0.05毫米以内,塑胶模具的精度误差可以控制在0.01毫米以内。后来,他又熟练掌握了各类模具加工所需的工艺要求和制造专业技能,还能主导完成模具加工、试模、改模,直至模具完全交付。

2012年,吴祥胜进入到广东的一家大型汽车制造公司,开始从事汽车发动机模具制造工作。他不仅参与了整套模具主导钳工和模具工厂工艺工程等工作,还充分了解了车间各项设备性能、维修方式方法,练就了一身技能。

精益求精的一双巧手

2020年4月,吴祥胜来到永川,加入到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在焊装车间担任设备工程师。

刚刚进入公司没几天,吴祥胜就发现,车间共7台焊枪设备,每天每台设备都会耗损1-2个螺柱焊夹套,而每个夹套都需要300多元钱,这样算下来,仅这一项就会每天损耗资金2000多元。

经过仔细观察和反复研究,吴祥胜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这种夹套所用的材质是普通铜,在高电压和大功率的操作下,遇到高温容易松动而报废。

找到根源后,凭着对各种金属属性的了解,他立即想到把材质改为耐高温且韧性更高的合金铜来解决问题。接着,他就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合金铜材质的螺柱焊夹套模具,并且对结构进行了优化处理。虽然制作工艺较之前更为复杂,要求更高,但是生产出来的夹套抗屈服能力更强,一个夹套可以使用1个多月,每年可以为公司减少60多万的损耗。

吴祥胜为此申请了国家实用型专利,经供应商批量生产后面向市场销售,不仅大大提升了市场上螺柱焊夹套的质量水平,还为更多企业节约了成本。

处理故障的一把好手

在焊装车间,线体停线影响非常大,停线一个小时,造成的损失就是以万元为单位计算。有一次,车间的升降台链条突然被卡死,导致整个生产线都停了。一时间所有人都找不到原因,也解决不了问题,而等待机器供应商的人来维修,至少需要半天的时间。

时间就是金钱,吴祥胜没有等待,立即进行地毯式排查,最终判断是因感应器突然失效,电机接收不到停止的信号,才导致链条被卡死。他更换了链条、电机及感应器,不到2个小时,升降台就恢复了正常运转。

这虽然是偶发故障,但只要存在这种风险,吴祥胜就会想尽一切办法降低这种风险。事后,他给升降台多增加了一个感应器,进行双保险。至此,这种原因的故障在半年内再没发生过。

这只是吴祥胜工作中的一个缩影。据统计,两年来,在日常工作中,他识别重大故障共计31次,减少线体停线2287分钟,为公司减少直接损失258万元。他负责线体设备改造项目27项,推行自主改造项目13项,从设备、能源、备件、人力方面识别改善项目86项,累计为公司减少设备成本、能源成本、备件成本、人力成本投入460万元。

(永川区科协 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