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同时科技志愿服务又是当代社会志愿服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力发展志愿服务,科技志愿服务也迅速发展,在提升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科普人才队伍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各地都在进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探索,并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体系,以县、乡镇、村三级为单元,立足群众需求,逐步建立了实践中心、实践所、实践站三级组织志愿服务体系,形成了“点单”“派单”“接单”“评单”全链条贯通的志愿服务工作模式。这方面最好的体现就是当疫情开始爆发的时候,全国各地的基层群众迅速响应,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形成了一支支完整的志愿服务队伍,为当地的县、乡镇、村提供了坚实的防疫保障壁垒,而这份工作在疫情结束后并没有迎来解散,为了推进各县、乡镇、村的复工复产工作,志愿服务队伍又从全国各个地区中首先站了出来,给相关生活困难的人提供帮扶,给那些因疫情失业的人提供工作机会。
一、科技志愿服务的发展现状
(一)科技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20年4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科技志愿者和科技志愿服务组织数量逐年快速增长。截至当月,在科技与科普服务平台实名注册的科技志愿者超过31万人,注册的科技志愿服务组织超过9,000个,在其他平台注册的科技志愿服务工作者超过430万人。科技志愿服务组织通过技术指导、成果对接、线上互动等多种形式,已融入了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和激励机制建设,壮大了科技志愿服务队伍,试点县(市、区)科技志愿服务队伍的建设以政府机构为引导,形成了“总队+分队+特色服务队”的三类志愿者服务队伍体系。科技志愿服务队伍集合了驻区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专家、医务工作者以及农村科技致富能手等各类专业人才,形成了一支聚合各类人才、有能力、有热情、靠得住、敢担当的文明实践主力军。如山东胶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志愿服务队依托胶州市青少年创客活动中心开展科普志愿服务,将“教育+科技+创新”有机融为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力教育体系”。
(二)科技志愿服务公信力不断提升
在我国科技志愿服务的实际开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群众点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服务模式。基于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技和科普志愿服务平台,借助“你点菜、我买单”订单式线上服务平台,科技志愿服务实行网络采集群众需求来实现精准对接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科技志愿服务的公信力也得到了质的飞跃。以往科技志愿服务深入到基层时,由于缺乏组织动员,有些群众以为是企业推销产品或市场行为,造成了一些误会,影响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在新时代文明试点县(市、区),科技志愿服务组织是响应基层站点的点单需求,活动场地也安排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有的还穿着统一的马甲或佩带标识,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和信任。
(三)基层对科技认识不断提高
在我国科技志愿服务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基层对科技知识的吸纳能力也在逐步提高。以往的科技志愿服务,更多的是自上而下的单向服务,缺少来自基层的需求,科技志愿服务的效果不显著。通过加强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建设,在村(社区)一级有专人征集群众的科技需求,通过平台来点单,主动邀请专家和科技志愿者到基层开展科技服务,使得试点县(市、区)科技服务的数量增加、质量提升,科技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更大作用。同时公众满意度不断提升,根据相关调研的结果可知,在公众实际参与到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技志愿服务项目中时,在使用“菜单”及“点餐”服务中,就有将近7.5成的人表示满意,而不满意的人仅仅占据0.5成不到。
二、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科技发展和现代社会进步,我国科技志愿服务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并迅速受到了多方关注,但是在科技志愿服务工作长期探索工作中同样开始暴露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科技志愿服务机构需进一步实现资源整合
服务机构承担着对相关志愿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管理。根据对科技志愿服务机构的相关调查显示,科技志愿服务机构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资源整合和服务意识等方面,其中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文化、教育、科技、宣传等各方资源和管理没有完全打通,资源整合力度不足;宣传工作有待加强,科技志愿服务意识有待提升;各类支撑和保障力度仍显不足,限制文明实践工作质量的提升。根据相关调研发现,各方平台或职责部门间的管理藩篱是影响志愿服务的重要因素。此外,相关调研报告中还发现,目前现有的部分科技志愿服务的App、公众号和网站需要改进和完善。基层在使用这些网络平台中出现信息不一致、登录不上、检索麻烦、系统崩溃等一系列问题,而且整个志愿服务的线上活动发布、活动审核、活动签到及签退也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志愿者的积极性,导致一些志愿者和组织只能在线下自行组织招募人员、自行组织活动等。
(二)科技志愿意识有待进一步深化
科技愿者作为服务的主力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志愿者参与服务是出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自身需求的满足,渴望通过志愿服务发挥自己所长,实现价值,获取社会认可,获得荣誉感等。但是,目前的科技志愿服务活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科技志愿工作的意识、管理、保障等都需要继续深化和完善。从被调查的科技志愿者角度上来看,科技志愿者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次为:社会重视不够,人们对科技志愿服务的理解不深;社会上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太少,缺乏有效地管理;资金不足,缺乏保障。
(三)需提升面向公众的科技志愿服务质量
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科技志愿服务普遍非常认可,认为科技科普类的志愿服务对于提高收入、提升意识、改变生活方式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公众也认为,科技志愿服务还存在一些问题,依次为:宣传力度小,人们对志愿服务活动了解甚少;志愿服务队伍规模有局限,未能形成社会总动员;服务活动形式单一,吸引力不够。由此可见,公众认为主要问题是活动宣传不够和人员参与不足。
三、改进科技志愿服务的对策建议
科技志愿服务的特征包含以下几点:其一,科技志愿服务的主体是掌握专业科技知识的科技工作者和经过培训后掌握了特定专业科技技能的志愿者,包括科学家、科研人员、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大学生、其他科技领域理论和实务界的专业人士。其二,科技志愿服务的范畴为科技密集型、智力密集型专业志愿服务,包括科学技术普及、农技推广、专业技术服务、紧急救援与防灾减灾、人口健康、社区养老、环境生态保护、节水节能、低碳生活、广告中虚假科技信息评估旧。等领域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服务。其三,与传统志愿服务相比,科技志愿服务内容专业性较强,对志愿者的专业技术要求非常高,科技志愿服务的市场价值通常是传统日常类志愿服务的数倍。
(一)加强科技志愿服务的组织和制度的规范化建设
所谓规划化建设,即由行业共同制定并被行业普遍遵守的行业行为规范和标准。为强化管理、提升力,提高志愿服务专业化、科学化水平,科技志愿服务应大力推进科技志愿服务标准化工作,一切依照标准化流程进行工作开展。在科技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方面,应在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内部设立专门的行政管理及业务部门,明确各岗位的 职责与权限,确保专人专岗;建立组织日常管理制度及人事管理制度,设立对外沟通机制;针对科技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评价与改进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在资源统筹上,进一步加强科普资源的开发和配置,做好文化、教育、科技、宣传等各方面的资源整合和管理,搭建并维护好科技与科普服务线上服务平台和线下活动场馆。在资金上,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技志愿服务专项基金,接受企业、社会和个人捐助,支持基层硬件提升和活动开展,以基金投入为保障,把长久长效动力激发出来。在管理上,解决好国家层面的科技志愿服务管理系统与各地方志愿服务管理平台之间的数据衔接与共享,建议借鉴“志愿荣成”“志愿胶州”等平台的做法,优化网络功能,达到招募、活动发布、活动签到、签退一系列程序顺畅和高效。除此之外,还应设计合理的科技志愿者管理标准。志愿服务组织应根据需要,通过现场招募、网络招募等方式开展经常性和应急性志愿者招募活动;应及时公布科技志愿者的招募数量、服务内容、招募流程、选拔标准等信息,告知志愿服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应根据志愿服务项目要求和志愿者报名情况,及时对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基本理念、专业技能、应急预案等相关培训。
(二)加强科技志愿者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科协、科技部门的主体作用,加大对科技志愿服务的宣传力度,动员农业、教育、医疗等基层公众最关心的领域的科技专家,以多种方式参与志愿服务,扩大科技志愿服务队伍的规模。要加强和农学会、高校、科研机构院所和技术推广机构的合作,以基层队伍本身为单位形成隶属志愿服务队(如杭州师范科技志愿服务团),使其成为科技馆志愿服务团的隶属机构之一。由专人负责招募和自主管理,基层队伍本身负责组织和协调各服务团的服务时间和服务内容。这样有利于发挥各自优势,提高志愿者招募和管理的效率,同时也增加了志愿者的归属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队伍本身的综合素质。建立基层科技志愿服务绩效的社会认同机制,将科技志愿服务纳入对职称评定、职业晋升的考评中,保证科技志愿服务的长效性。开展面向科技志愿者的专业培训,提升科普服务质量,推动科技志愿服务走向规范化和专业化。
(三)完善科技志愿服务运行评价机制
优化志愿活动的发布、组织、评价环节,建议以志愿服务次数、时间为基础,以服务质量考评为重点,建立科技志愿服务考评激励体系,形成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组织表彰和社会评价相呼应的良好激励机制,使科技志愿者更好地服务于群众需求,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提升我国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谢琳琳 合川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