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服务>人物风采>

小康“稻” 致富“蛙”

发布时间:2021-11-12 | 作者:  | 编辑:重庆科协数据迁移

为让市民吃上安全放心蛙肉,永川区养殖户、 水产学院饲料研发专家、饲料生产商等多方探索,让“稻-蛙”养殖模式成了带动增收的好项目。

唐勇:用大数据指导实践

唐勇是永川区卫星湖街道大竹溪村的“80后”,他当厨师时发现蛙类备受顾客喜爱。2012年,他与妻子商量开始学养黑斑蛙。

黑斑蛙喜吃活物,唐勇养过蛆虫、黑水蠓来喂养,但不够成功;买来的饲料蛙不感兴趣,他便增加食台弹性来适应蛙的习性;场地消毒不好,蛙体弱易病……唐勇努力破解养蛙“密码”,将养殖中发现的问题与饲料销售商、西南畜牧学院水产学院养殖专家等交流,将一系列专家等需要的数据全程提供,在多方努力下,黑斑蛙、林蛙等人工养殖基本成功。唐勇的蛙销售到了铜梁、重庆主城、四川、贵州等地。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是禁还是养?”全国各地蛙农都很迷茫。2020年5月29日,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的《农业农村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进一步规范蛙类保护管理的通知》明确,养殖历史较长、人工繁育规模较大的黑斑蛙、棘胸蛙、棘腹蛙、中国林蛙(东北林蛙)、黑龙江林蛙等相关蛙类由渔业主管部门按照水生动物管理。这意味着,驯化成熟的黑斑蛙,可以人工养殖。这一《通知》精神,给蛙农吃下了“定心丸”。

唐勇去年突发脑溢血后担心精力不够,减小了养殖面积,但他运用手中掌握的养殖“大数据”,为新手提供技术指导和帮助销售成蛙。

王勇、朱靖西:川渝“一家亲”

王勇是四川省合江县人,15岁便在外地打工,去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他不便外出打工。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唐勇,便跟学养蛙。王勇说,他的7亩蛙池,今年7月初开始卖蛙,现已销售4000余公斤,整个养殖场预计还有1万余公斤蛙,预计总收入9万余元。

在唐勇指导下,走上养蛙致富路的,还有朱沱镇围子山村德龙一组的“90后”朱靖西。朱靖西2017年见有朋友在合江养蛙,有些心动,后又认识了唐勇。在唐勇的指导下,朱靖西的6亩蛙池亩产1500公斤,除了成本,年纯收入10余万元。朱靖西还摸索出了用防草布围边、铺地,抵制了杂草生长,减轻了工作量。同时还安装了自动冲水装置,增强蛙的抵抗力。

“2018年排水不畅,涨水天淹了池子跑了些蛙,现在多掏了几条水沟,做好了防洪措施。今年我和母亲将全力养蛙。”朱靖西说。

李泽彬:看央视开辟致富路

李泽彬是朱沱镇转龙村飞龙一组村民,跑货车10余年,2017年在央视七套节目中看到养蛙收入不错,又见附近的四川合江县参宝镇有人养蛙(当时亩产500公斤),便以6000元/亩购买了蛙苗,开始养蛙。

养殖第一年,李泽彬因场地排水、宽度、池子大小等不够规范,技术不过硬,销路不通畅,4亩蛙池仅产几千公斤。后来,与唐勇等成了朋友,逐渐找对了路子,第二年扩大至 12亩,现技术成熟,亩产蛙近2000公斤。李泽彬称,亩纯收入有2万余元。

除销售自家的蛙外,李泽彬还帮他的5个徒弟销售,几家人总共50亩池子,预计今年产蛙近10万公斤。

朱沱镇福良村宝岩组的王林锋说,他做过木工活,现家中父亲患病,弟弟在读高中,养蛙帮他解决了经济危机。

朱沱镇转龙村上坝组村民孔荣祥是位“80后”,曾在外承包建筑工地木工活13年,今年为了老人和小孩回到村里养蛙,4亩池子现已销售黑斑蛙3500余公斤,预计还有2500公斤蛙,收入不比打工差。

杨国、蔡道远:细节决定成败

铜梁区西河镇的杨国在乐和乐都工作了4年。一次偶然机会,他发现餐桌上有饲养的蛙,一了解,知晓了养殖的青蛙比野生蛙少细菌,营养还更好,利润可观(2017年,蛙56-60元/公斤)。2018年他开始跟唐勇学养青蛙。2019年,杨国养蛙增加到10多亩,赚了6万多元。

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错过产卵孵化季节,杨国没专心管蛙池,竟也收获了几千斤。 后来出台了政策,黑斑蛙养殖视为水产养殖。今年,杨国与人合伙投资了80万元,流转了50亩地,其中养殖面积30余亩,稻-蛙养殖上了规模。

杨国说,稻-蛙养殖有许多好处。一是蛙有了乘凉之处,二是稻蛙生态共养方式,蛙便作肥不需化肥,不用打农药,蛙稻米虽然产量不高,但米销售价格达10元/公斤 。现在带动了身边两户(分别养殖了2亩、5亩),用稻蛙养殖增收致富。

蔡道远是五间镇新建村人,为管理读书的儿子回村租用10亩大棚养蛙。蔡道远说,大棚类似温室养殖,温度高、长得快,可以提前上市。明年技术提高后,收益会更好。

据了解,“稻-蛙”模式是永川区农业农村委提倡的种养模式,“稻-蛙”共养,相得益彰,不仅可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好举措。

刘帅 永川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