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服务>人物风采>

致力医学科研 推广技术创新

发布时间:2021-09-29 | 作者:  | 编辑:重庆科协数据迁移

——记渝中区解放碑街道科协兼职副主席、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 邓忠良

邓忠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外科学(骨科)学术技术带头人,兼任渝中区解放碑街道科协副主席。是国家卫健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在骨质疏松症诊疗、脊柱微创治疗方面有独特造诣。

传递好“交接棒”,做医学科研的实践者

作为一名默默耕耘34年的医学教授,邓忠良的学生已经遍布全国各地。他们有的去往国外开始新的医学生涯,有的走上了管理岗位成为医院的中坚力量,有的担任学科带头人帮助更多青年医生成长发展,还有一些继续留在重医附二院从事医学研究工作……  

邓忠良说: “个人的作用是有限的,所谓教学,是先做好自己,然后以身作则去影响下一代同仁。”做好自己,说来简单的四个字,想要做好却非轻而易举,背后是34年如一日的临床坚守,如螺丝钉般的教学站岗,还有不计其数的挑灯夜战,去攻克一个又一个医学科研难题。

在邓忠良的眼里,带教的学生们不仅是医学生,也是社会、国家的“学生”,身上系着未来医疗发展的希望。不论是临床技术还是科研体会,他都倾囊相授乐于分享,认为这是一代又一代医学前辈总结的经验,也是前沿的、科学的知识硕果,后辈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可以少走弯路。

邓忠良不仅在医学教学上辛勤耕耘,在医学研究上也积极探索,致力于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做好人民健康的守护者。他带领团队于2010在全国率先开展颈椎病经前路内镜手术治疗技术;2011年在全国率先开展颈椎病经后方内镜手术治疗技术;2014年在国际权威脊柱外科杂志《The Spine Journal》上发表论文交流;随后不断在对内镜手术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发展,形成了颈椎病微创内镜治疗技术体系,使越来越多的需手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从微创手术中受益。

目前,在重医附二院,多数需要手术的颈椎病患者接受的是不打钢钉、不上钢板的内镜微创手术。这种微创治疗方案,已经成为邓忠良团队的常态化方式。无论是患者数量、手术量,还是手术复杂程度、技术体系化方面,邓忠良团队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

“学习、学术、专业”,不断提升医学科研水平

在重医附二院骨科23楼的教室墙面上,“学习、学术、专业”六个大字格外醒目。这是邓忠良提出的,既是团队文化,也是他与学生共勉的箴言。

“学习,是一种心态。医学本身就是‘活到老、学到老’的专业。《论语》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放在我们身上就是‘医人行,皆为我师’,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要去发掘,要去学习。”

“学术,是一种思维。在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思考,具备学术的思维判断,同时在团队里还要营造学术氛围。对于博士生而言,时刻保持科学探究,敢于质疑,把‘能不能改进’、‘能不能更好’放在心中,才能获得更大的进步。”

“专业,是一种追求。对于从医者而言,‘专业’是基本素质,我们面对的是关乎人命的大事,惟精惟一是每个医生的追求。很多时候,比起面面俱到,不如有所取舍,全心专注在一个领域内,追求极致的完美,其实更难得。医疗思维是整体性的,但是个人专业需要精细、极致,才会有所成就。”

这六字箴言,和邓忠良的自身经历密不可分。2001年,邓忠良正在攻读博士,在导师重庆医科大学安洪教授的鼓励指导下,他针对当时骨科领域的难题之一“骨质疏松引起的压缩骨折”进行研究,并率先在西南地区开展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和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2007年邓忠良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访学期间,专程到St. Louis华盛顿大学参加美国微创脊柱培训班,作为32名学员中的仅有的两位亚洲医生之一,他跟随“内镜技术”发明者之一的AnthonyYeung学习脊柱经皮内镜手术技术,回国后带领重医附二院骨科团队,成为国内首批开展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的单位之一;积累了丰富的内镜治疗腰椎疾患的经验,2010年邓忠良远赴美国大西洋脊柱中心,与美籍华人脊柱内窥镜专家Kaixuan Liu交流学习,归来后在Liu医生的帮助下率先在国内开展经皮内镜颈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

正因为得到了老师们及其他学者的无私帮助,邓忠良更加提醒自己不能忘恩,以六字箴言为勉,他同医学生们不断追求改进与创新,为医学技术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推广微创技术,普及健康知识  

邓忠良带领团队一边创新颈椎内镜技术,一边在全国范围内做技术推广。在创新技术方面,目前邓忠良团队已在国际上发表了“改良key-hole内镜手术”、“颈椎前方经椎体打孔内镜手术技术”、“颈椎后方锚定穿刺技术”、“椎板打孔神经减压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战壕内镜技术”5项颈椎内镜新手术技术。这些技术的创新运用使颈椎病内镜治疗的手术难度不断降低,手术适应症更加广泛,越来越多颈椎病患者能得到新技术带来的福音。一名被确诊为混合型颈椎病患者,病情非常复杂,手术操作难度极大,风险也很高,严重者可发生高位截瘫,需要极为高超的手术技巧与精准的定位。邓忠良教授为患者进行的经皮内镜经后方“战壕”入路治疗中央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一结束,患者痛感消失,三天后,已经行动自如,这是他首创的改进手术入路的新方式,为了此项技术,邓教授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科学研究。

邓忠良带领重医附二院的微创脊柱团队在脊柱微创手术的各个技术方面不断探索实践,完善相关技术体系。以博士生为主力的团队成员纷纷加入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脊柱骨折和颈椎病微创治疗的技术推广工作中。邓忠良团队在全国各地交流学习,短短七年时间,已经在全国近30个省、市、自治州进行颈椎内镜手术推广工作,协助300多家医院开展相关手术。在国际推广方面,他和团队成员发表了多篇论文、学术会议报告,推广的同时,也得到了学习、交流和成长。

邓忠良教授不仅在医学科研上勇攀高峰,作为解放碑街道科协兼职副主席,也时刻牢记着基层科协“三长”的使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与院内专家定期开展科普讲座,对各种常见病及慢性病向患者、群众答疑解惑。他积极推动街道科协与辖区市二十九中学、大同实验小学等学校保持良好互动,举办了“小小医生”等主题科普活动,让中小学生们来到医院体验,揭开各种医学检查的神秘面纱,给孩子们做好医学启蒙,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理念。

“医生的工作繁忙,我作为导师,还要带研究生,业余时间是在太少,我做的还不够”,邓院长谦虚的说,但他立足本职工作,心中牢记群众,在街道、社区发挥“三长”的积极作用,得到了群众的赞许,为基层科协的科普工作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何仕明 渝中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