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服务>人物风采>

当好农村群众健康“守护神”

发布时间:2021-09-15 | 作者:  | 编辑:重庆科协数据迁移

杨盛坤,中共党员,永川区三教镇卫生院院长、科协兼职副主席。该同志工作三十年来,立足农村,扎根基层,先后在新店、永荣、三教等基层卫生院默默倾注和奉献了大量精力和心血,并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父老乡亲除疾祛病、排忧解难,赢得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并荣获“全国乡镇卫生院优秀院长”称号。

一、初心不改,做群众信赖的“白衣天使”

1991年,杨盛坤从重庆市卫生学校毕业后,放弃留在城区工作的机会,义无反顾申请到永川区边远的原新店乡卫生院工作,用青春热血践行“医者仁心”的初心使命。

当时,新店乡卫生院设施设备极其简陋,工作环境差,医护人员少。作为一名医生,杨盛坤成了“万精油”,看病、拿药、打针、输液等什么都干,却没喊过一句累,叫过一声苦。只要看到患者恢复健康,她就感到心满意足了。

凭着过人的医术、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杨盛坤的付出与努力得到了群众的信赖、组织的肯定。1995年,她从一名普通医生成长为基层卫生院院长。

从原新店乡卫生院、永荣镇卫生院再到三教镇卫生院院长、科协副主席,杨盛坤每一次易职都是临危受命,而每一次她都使引领的医院发生了巨变。

“是杨院长救了我的命,是她让我多活了20多年呀!”96岁高龄的张世珍老人回忆起杨盛坤28年前拦住正准备为她料理后事的家人,硬生生地从“死神”手中将其抢回来的情景时,仍然记忆犹新,感激涕零。

“这所医院虽然是一所乡镇卫生院,但医生的业务素质不错,我就是专门从别的镇过来看病的。”杨盛坤目前所在的三教镇卫生院在她的带领下,医院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吸引了周边乡镇的患者慕名而来。

二、身先士卒,做勇于担当的“科协主席”

“只要有办法医治,绝不让生命在我手中丢失。”这是杨盛坤的座右铭,现在也变成了三教镇卫生院全体职工心中不变的信念。杨盛坤当初就带着这样的信念,只身前往该院,从加强医院内涵建设方面发力,强化医疗质量管理,抓实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改善服务态度,全力在让老百姓治得好病上下功夫。

在杨盛坤的带领下,目前三教镇卫生院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05名,其中高级、中级职称17名;编制床位150张,开设有内科、外科、妇科、中医康复理疗科、儿科等临床科室;能开展四肢骨折内固定术、肌腱断裂吻合术、膕窝囊肿切除手术、坐骨囊肿切除术等一系列手术,已成为区内乡镇卫生院中的佼佼者。

为了满足老百姓看病需求,杨盛坤多方筹措资金,对医院医疗设备进行更新换代。目前,该院拥有CT、彩超、胃镜、DR机、CTD、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一批先进设备仪器。

为了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杨盛坤要求所有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制度,坚决反对滥用药、滥检查;深入村民院坝或田间地头当宣传员,向老百姓宣讲医改政策、惠民利民政策,让其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三、爱岗敬业,做有情怀的“爱心医者”

杨盛坤爱岗敬业,始终保持对职业的敬重与热度,爱院如家,一心扑在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中,即使节假日也很少休息。

她一点没有院长的架子,每天上午只要时间允许,她就会在门诊为患者看病;下午处理完行政事务后,不管时间有多晚,她都会去住院部病区巡查,或走访临床科室,或进入病房与患者家属沟通交流,或询问患者康复情况。在她心里,当院长必须守土尽责。

杨盛坤常常告诫职工“要懂得换位思考,想想如果生病的是你的亲人,你会怎么做?”在她的言传身教下,该院职工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千方百计为患者排忧解难,从而构建起了和谐的医患关系。

杨盛坤视患者为亲人,她把每一位找她看病的患者的联系方式都留下,即使再忙,都会时不时挤出时间打电话关心其病情康复情况;在病房看见行动不便的患者,她甚至会帮着买饭、端水。

“我子女在外地打工,一个人住在医院里,确实有一些孤单”当地村民李大爷动情地说,2020年10月,他因病在该院住院,只有自己照顾自己。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杨盛坤知道后,不仅叮嘱医护人员多关心帮助老人、照顾老人,还时常嘘寒问暖、关怀备至。

三教镇外出打工的村民多,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多。针对这种情况,杨盛坤要求医护人员对这类患者多一份关爱,在护理上更加精心、耐心、细心、热心,从精神上多给予安慰,让患者真正感受一种充满温情的人文关怀。

用心对待每一位患者,把患者的利益最大化是医生最大的追求。做有情怀、有温度的医者是时代赋予医务工作者的内涵。杨盛坤就是这样的医者。她倾尽自身所学,尽医生职责,以稳健、细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关爱关切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患者,加强医院内涵建设,促进医疗服务不断向纵深发展,不断推动基层卫生院高质量发展。

永川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