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禄,男,中共党员,现任重庆市巴南区丰盛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林业高级工程师,兼任镇科技协会秘书长。唐明禄是一名勤恳踏实的农业工作者,在基层兢兢业业开展农业服务工作三十余年,用扎实的农技知识帮助农户开展农作生产,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铺就村民的致富道路。
丰盛镇位于巴南区东南面,与双河口、麻柳嘴、木洞三镇毗邻接壤,加之交通条件便利,是蔬菜水果种植潜在的大市场。多年来,唐明禄带领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结合镇实际,经常到田间、地头做农民的种植观念转变工作。早年间,农户们安于现状,土地撂荒多,不相信科学致富,观念成旧落后。面对这一现状,唐明禄将中心人员分工细化,每人负责对接种植大户进行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同时,唐明禄又主动帮助紧缺资金的大户申请农业贷款,组织村里积造农肥。生产的条件都具备了,一些有知识,敢创新的农民了试种棚式蔬菜,成立了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经常可以看到唐明禄在大棚里指导生产,一呆就是一整天。俗话说∶酷暑难耐,却只是三十多度,而大棚里的温度却高达四十多度,加之潮湿,一天下来,回到家,爱人都说唐明禄的脸色腊黄,心痛的够呛。长时间蹲着和过度潮湿还使唐明禄患上了关节炎,爱人和亲友都说∶“你这不是拼命吗?还是身体要紧啊。”可是唐明禄却笑而不答。苦和累唐明禄并不在意,因为所有的苦和累,都会结出幸福的硕果。经过唐明禄和农服中心工作人员、种植大户的探索、实践,棚式蔬菜种植喜获成功,三个蔬菜基地多次获得市、区级奖励,为全市蔬菜保供提供了保障和支持。这条致富的路子,逐步扩大吸引了周边村民入股,现已达到400余亩,创建“三品一标”绿色品牌4个。辛勤的耕耘换来农户经济受益,使唐明禄更坚信了那句名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利用农业科技改变产业结构的发展道路上,唐明禄吸取其他地方盲目上项目和一哄而上的失败教训,充分考虑自身实际,利用现有资源和农技科学手段,瞄准市场和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寻找出了新的经济亮点。
为了扩大收入渠道来源和调整产业结构,唐明禄在走村入户的调研中发现,丰盛镇有着多年的种植经济水果的历史,且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质量、村民口碑尚佳,这使唐明禄心里一亮。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唐明禄首先根据每个村的实际条件,建起了6个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积极申报项目支持。之后,唐明禄带领农技专家在每个生产环节亲自动手指导农民加强科学管理,他的皮肤晒坏了,人也瘦了一圈。油房村三社的徐泽生感动的握着他的手说∶“明禄同志,你把村民的事当成你自己一样苦干,还是党的干部好啊!"他的一句肺腑之言,使唐明禄的劳累一扫而光。在唐明禄的辛勤管理下,丰盛镇发展优质经果林产业近2000亩,主要种植脆红桃和青脆李,其中脆红桃亩产达500斤,每斤售价5元,每亩纯收入2500元,成为远近闻名的"果蔬基地"。为了使优质蔬果进一步拓更市场,唐明禄带队在产前、产中、产后重视“绿色”指标,用绿色肥创绿色品牌。使蔬果达到国家级绿色标准。同时,他带领工作人员和种植大户一起跑市场,搞包装,注册成立“丰盛脆红桃”品牌。进一步树立了为农民增收服务的信心。随着农业宜机化的推广,种植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唐明禄深知时代的进步、科技的进步对于传统农业面临着巨大冲击和挑战,肩上的担子显得更加沉重。但他不气馁,不急燥,利用一切机会补充农业科技知识,参与农业技术培训,在农业信息化、科技化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求发展,切实从全镇的地理资源优势出发,走适合全镇农旅发展相结合的道路。
丰盛镇地势属丘陵山区,四面环山,平均海拔500米左右,古镇历史可追溯到明清时期,自古以来就有养蚕历史,且桑树种植资源丰富,极其适合桑蚕养殖。通过结合养殖历史和现代科学养殖技术手段,唐明禄了解到,目前蚕茧市场非常走俏,每公斤蚕茧达50元,且农户大都养殖经验丰富,有现成的典型可学习,有现实的效益可获取。通过请示镇政府的搭桥和区农技站的技术支持,唐明禄组织辖区有经验的农户搞起了桑蚕养殖基地。他一方面组织村民到发展好的地区现场观模典型学习,请专家现身讲解桑蚕养殖技术;另一方面协同区农技站联系优良蚕种,解决农民在养殖前的技术、物资需求。唐明禄说,桑蚕养殖虽然属于传统农业,但如何运用现代科学养殖技术与之集合对我来说是个崭新的课题。为了能随时随地的帮助农民解决在养殖中遇到的难题,他一边自学兼求教专家,一边跟着生产,探索养殖技术。由于技术服务跟得上,加之市场供求形势好,截止2020年,全镇养殖桑蚕134张,养殖户数30余户,产量达6吨,总收入达到30万元,户均纯收入达到1万余元。当拿到收益的时候,蚕农们幸福的笑了,唐明禄清楚,他所有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能够为蚕农们带去效益,也是幸福的。
作为一名基层农业工作者,唐明禄眼见着自己的辛勤耕耘化作村民脸上的笑容,没有比这更高的奖赏,没有比这更充实的人生了。如今,全镇充满的是村民一张张因农业发展致富增收的笑脸,看到的是一个个更新观念,调整传统种植结构脱贫致富的生动范例。他用实际行动,兑现着最初的人生诺言,践行着基层科协“三长”的帮扶指导作用,用心血浇灌着脚下的这块深情的土地,切实农业利用科学技术带领村民群众致富增收。
巴南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