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服务>人物风采>

医者仁心领头雁,科普先锋为群众

发布时间:2021-08-27 | 作者:  | 编辑:重庆科协数据迁移

王午喜,主任医师,研究生,重庆市南岸区铜元局街道兼职科协副主席,重庆市南岸区铜元局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内分泌临床和研究工作,熟练掌握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擅长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的诊治。任第四届重庆市医学会内分泌专委会委员,重庆市预防医学会糖尿病专委会委员,重庆市、河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项目评审专家,中华全科医学继续教育学院专委会委员,中国社区卫生协会理事,重庆市社区与农村卫生协会副秘书长、专委会委员,《家庭医药》、《健康人报》等杂志特邀撰稿人和指导专家。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自担任街道科协副主席以来,始终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把学习放在首位,以科协工作“四服务”为定位,积极参加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通过学习,政治思想觉悟、业务知识、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和工作水平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为更好地开展工作,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科协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了解科协工作“四个服务”的职责任务,思考与自己从事的卫生工作如何结合,如何把科协工作做好做实。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时刻牢记自己是一位共产党员,不仅连续工作100余天,更是主动冲锋在第一线进行采样工作,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二、提高业务知识水平,增强业务工作能力

1997年在重庆医科大学本科毕业以来一直致力于内分泌疾病的规范化诊治,在《重庆医学》等杂志发表了高质量论文《重庆市社区10932名普通居民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等27篇,2012年作为项目负责人申请重庆市南岸区科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重庆市南岸区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分析”成功立项, 并于2015年结题。减少漏诊误诊、提高了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综合诊治水平,推动了该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积极推进基层医疗机构等级评审、美丽医院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分级诊疗体系等工作,加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防控能力,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松懈、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新贡献,在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在建设健康中国的征程上一马当先。在2020年开展的全国“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中,按照相关工作部署﹐扎实开展活动,对照标准,补短板﹑强弱项,成为2020年“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中表现突出﹑成效显著的机构。

2004年获“好医生”光荣称号、2007年获南岸区卫生系统青年人才论坛操作比赛二等奖,2006-2008年度“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获南岸区卫生系统青年人才论坛一等奖, 2010年获南岸区卫生系统“金点子”演讲活动第一名,2010年重庆市万名专业技术人才支农支教支医行动“先进个人”,2011年被聘为科技统计源期刊《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特邀编辑,2012年被聘为科技统计源期刊《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常务编委等。2012年南岸区卫生系统“先进个人”,2012年南岸区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管理及技术指导工作“先进个人”。 2013年南岸区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管理及技术指导工作“先进个人”。 2014年区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工作“先进个人”。2011-2015重庆市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和规划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5南岸区创建国家卫生区工作中获得嘉奖一次。2016年区卫生系统“先进个人”。2005年获市五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2007年获市五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是《2019版中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指南》和《2019版中国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评价指南》撰写专家。

三、坚持创新理念模式,健康科普服务群众

2017年,该同志本着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的决心,毅然从三甲医院投身到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在基层工作中勤勤恳恳、求真务实,通过“模式、理念、团队、管理、效果”五个方面创新,探索出符合自身特色的整体“医防融合”新模式。

组建家庭医生团队,通过“医防融合整体模式”,在临床诊疗、下社区服务、日常生活等过程中,为居民提供健康监测、评估、咨询和指导,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让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成果相互转化,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完全融合,达到“医能促防,防能促医”效果。与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创建紧密型医疗联合体,通过建立重点专科对口扶持、特色专科打造、全科医学建设和业务指导、远程会诊以及双向转诊、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模式进行全面医疗质量控制,提高了中心常见病、多发病、慢病等病种首诊率,提升了医疗服务能力,成为南岸区第一个紧密型医疗联合体。

把科普融入临床医疗、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学习培训等各项工作之中,时时科普,处处科普。采取多种形式科普健康知识,提高公民健康和健康生活水平,增强健康意识、技能,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促进人们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管理工作再忙也要坚持每周坐门诊,为辖区居民提供内分泌疾病诊疗服务,提高了中心慢病管理质量和居民的认可度。采用“门诊预约、电话预约和上门预约”动员手段,使慢病控制率明显提高。二是通过带领家庭医生团队下社区义诊的方式,使用通俗易懂的术语,生动的比喻,引导社区居民梳理健康意识,关心自身、家庭和社区的健康问题,积极参与社区健康教育,养成良好卫生行为的生活方式。动员居民参与社区健康管理提高防病治病意识,掌握防病治病知识的主要手段,促进了慢病患者管理的规范性,解决居民健康实际问题,让居民能看懂,能记住。三是开展居民健康教育讲座,“明确目标、选好对象”,选择贴近居民之所需的健康讲座内容,如社区老年居民最关心的健康问题高血压、糖尿病、养生等,在关键问题上引起居民共鸣。转变社区居民的健康观念,普及自我保健知识,用丰富而生动的内容,富有感染力的讲解,引起强烈共鸣,得到居民认同。四是定期开展院内讲座,围绕新指南看糖尿病患者LDL-C目标值管理策略的相关知识,讲解指南新增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糖尿病调脂治疗、一线降脂选择药物等内容。同时对不良饮食习惯、运动不当、吸烟酗酒等引起的疾病危害,从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心态等方面引导大家如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自我保健,防患于未然。

南岸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