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由中国科协组织、重庆市科协承办的2021年“科创中国”院士专家重庆行活动落下帷幕。在为期6天的考察调研中,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及全国多个领域的24位院士专家走进重庆高新区、大足区等地,对“科创中国”试点建设工作展开调研,结合自身研究领域为重庆发展建言献策,为西部(重庆)科学城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在科技创新方面,重庆生机勃勃、大有希望。”调研活动结束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广西大学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郑皆连这样点赞重庆科技创新。56年前,郑皆连从重庆交通学院桥梁与隧道专业毕业,之后一直在广西从事桥梁工程研究工作,虽然离开重庆多年,但他一直都在为重庆的发展贡献力量。目前,郑皆连担任重庆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山区桥梁与隧道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我觉得重庆变化很大,发展很快,很有潜力。”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顾问总建筑师马国馨在考察结束后点赞重庆发展,并赋诗一首:“双重喜庆名城古,直辖运营到如今;两地两高重生态,一带一路汇人文;发展绿色促活力,传承红岩聚精神;科创合作前景好,京渝携手成果佳。”
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对重庆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印象深刻,“此次来渝实地考察调研,山美水美的城市环境令我印象深刻,近年来,重庆在贯彻落实执行《水污染防治法》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水环境的质量明显改善,水源地水质优良(Ⅰ类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明显提高。重庆不仅在执法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而且在水污染治理、水环境质量的改善,水安全的保障等方面都做出了明显的成绩。”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研究员、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徐建国也对重庆的发展寄予期望:“我们团队正在与重庆医科大学商谈合作,计划申请项目,希望能为重庆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为民:爬坡上坎,孕育了山城人民特有的一种向上精神
(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为民)
中国空间站引来首批入驻的航天员,目前运行情况如何?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又将如何由大向强迈进?未来航天技术将有哪些发展和应用?7月21日,在2021年“科创中国”院士专家重庆行活动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包为民接受了重庆日报记者专访。
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毕业,包为民在重庆北碚度过了一段快乐幸福的时光。他谈到,爬坡上坎,孕育了山城人民特有的一种向上精神。
3名航天员住的“大房子”让杨利伟很羡慕
重庆日报:6月17日,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飞天,成为天和核心舱的首批入驻人员,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目前空间站的运行情况如何?
包为民:中国空间站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三个舱段构成。天和核心舱是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就相当于是空间站的“智慧大脑”和中枢。它还是航天员长期驻留的场所,供航天员工作生活的空间大约有50立方米,相比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来说要宽敞很多,平均每个人有十几立方米的空间,每个人都有独立卧室。
除此之外,里面的条件也改善很多,有专门的折叠餐桌,还有如跑步机等健身器材,这样可以让航天员的肌肉得到锻炼,防止肌肉萎缩。6月17日那天,我们从酒泉返回北京,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碰到杨利伟,见面时他第一句话就说,“他们住的是大房子,太舒服了”。
目前,空间站的运行情况良好。7月4日,航天员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出舱活动,刘伯明、汤洪波协同完成空间站舱外有关设备组装、全景相机抬升等工作。这是继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后,中国航天员再次实施的空间出舱活动,也是空间站阶段中国航天员的首次空间出舱活动。整个出舱活动历时约7个小时,对于航天员来说,舱外作业还是面临诸多挑战,最终他们圆满完成了既定任务。后续在轨飞行期间,他们还将进行一次出舱活动,操作内容会有不同。
空间站将可容纳6名宇航员在轨驻留
重庆日报:上世纪90年代,我国确立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目前已经成功迈出“第三步”,也就是空间站建设阶段。未来的工作重点是什么?空间站建成之后会是什么样子?
包为民:按照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今明两年我国将总共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实现“第三步”的任务目标。
天和核心舱的首批航天员乘组已经在轨驻留“满月”,他们将总共在轨3个月。今年10月,下一批航天员乘组还将上天,他们在轨驻留的时间将达到6个月,这也达到了空间站接纳一批航天员乘组的最长时间。
明年,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将发射升空。等到空间站建成后,将形成一个“T”型结构,核心舱居中,两个实验舱居于两侧,航天员的居住环境将会更加舒适。而且,除了核心舱的3个卧室,实验舱还将有3个卧室,这样就能容纳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驻留。
中国标准变成国际标准
重庆日报:您在航空航天领域工作了近四十年,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变大,经历了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如今正在由大向强迈进。您常常提到“航天精神”,怎么来理解“航天精神”?
包为民:中国航天事业起始于1956年,经过几代航天人的努力奋斗,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今正在由大向强迈进。在包为民看来,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很多挫折,但技术要进步,事业要发展,每个航天人都不畏挫折,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团结一心,向前迈进,最终让一个个科学技术问题得以解决,展现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
在不断的失败、成功当中,我们的队伍逐渐成立起来。如今,我们遇到问题之后,都要搞清楚是否符合“技术归零”和“管理归零”的两个“五条标准”,其中“技术归零”即“定位准确、机理清楚、问题复现、措施有效、举一反三”,“管理归零”即“过程清楚、责任明确、措施落实、严肃处理、完善规章”。不论是大问题还是小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在技术和管理上没有疏漏,才算把问题解决。中国航天的发射率比较高,也正是在这么严格的工作标准基础上取得的。如今,中国标准已经变成国际标准。
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世界航天第一梯队,但仍然存在不少挑战。我们希望加快步伐,把中国航天事业做到更强大,早日实现航天梦。
一小时内抵达全球不再是梦
重庆日报:航天技术未来还有哪些应用?
包为民:这两天,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成功完成太空飞行,引起全球围观。而在此之前,维珍集团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也成功“打卡”太空,这些都是过去我们无法想象的。航天技术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如今我们去欧洲、美洲等旅行乘坐飞机要花10多个小时,未来,航天运输系统像飞机一样实现航班化运营,一小时内抵达全球将不再是梦。
所谓航班化航天运输系统,即是实现全球快速运输,地面与轨道间运输,以及轨道与轨道间运输的航天运载器的总称,这是我们最近在研究的内容。如果形成高可靠、高效率、低成本的进出空间的航天运输系统,那么去欧洲旅行甚至可以实现“早上去、晚上回”。届时,人们搭载航天运载器会先穿出大气层,然后在大气层边缘飞行,最后再回到大气层。在大气层边缘飞行时,人们还可以体验失重的感觉。
诚然,目前这样的太空旅行梦想成本还非常高,但如果将来能够通过重复使用大幅降低成本,普通人的太空旅行梦想就能实现。
爬坡上坎孕育了山城人民的向上精神
重庆日报:您曾经有过一段在重庆生活学习的时光,可以介绍一下那段经历吗?
包为民: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毕业,我在重庆北碚度过了一段快乐幸福的时光。在我的印象中,重庆到处都是坡坡坎坎,到哪儿都是爬坡上坎,这也孕育了山城人民特有的一种向上精神,对人的成长会产生重要影响。
前几年,我们的小学同学还从各地返回重庆,相聚在西大附小。大家相见后倍感亲切,仿佛回到儿时。年逾八十的老师也来了,还给我们上了一课。
重庆日报:您从小是如何走上科学道路的?对于如何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您有什么建议?
包为民:我从小喜欢喜欢动手,从单管收音机到电视机,都很喜欢玩。我的母亲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慢慢引导我学习无线电技术及相关知识,上大学我报考的电子工程系信息处理专业。
如今,青少年虽然学业比较繁重,但不能只读书,还应该多动手。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形成科技界的两大分支,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规律,揭示自然现象,工程科学是从无到有创造世界,发明世界上没有的事物。但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工程科学,任何一个科学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各学科、各专业的交叉融合。因此,青少年要实现全面发展,不仅要学习科学知识,还要培养坚韧的毅力、拥有强健的身体等等,才能更好地成为科技事业发展的后备力量。
重庆日报:重庆正在发力航天产业,您认为重庆有哪些优势?对于未来发展您有什么建议?
包为民:重庆的工业基础雄厚,有很多航天单位都在重庆,加之国家和地方给予相关配套政策,发展航天产业很有前景。
航天产业是一个多学科、多专业交叉融合发展的产业,因此在发展航天产业的过程中,不要什么都搞,而是突出自己的优势特色,集中力量发展,才能更好地形成“重庆探索”,为国家航天事业发展作出特有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才能:“美的科学”将成为新的重庆特色
(人物名片:邹才能,石油天然气地质学家。1963年出生于重庆,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常规-非常规油气地质理论研究与勘探实践,创建了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第一个发现北美以外更古老的页岩气层系和具有工业价值的纳米孔隙,首创“人工油气藏”开发概念,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作为土生土长的重庆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集团新能源首席专家、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邹才能一直关注重庆的发展,还经常回到家乡,为重庆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献智献力。
7月22日,在2021年“科创中国”院士专家重庆行活动中,邹才能接受了重庆日报记者专访。在他看来,重庆特色不仅有美景、美女、美食,未来,让美丽山城赋予更多“美的科学发现、美的技术发明、美的创新创造、美的人文心灵”,“美的科学”将成为新的重庆特色。
谈重庆能源产业:重庆具备“气、热、氢、储”多能互补的基础和潜能
“重庆地区天然气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页岩气更是重庆的一张‘能源名片’,不仅资源丰富,在勘探开发方面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邹才能表示,一方面重庆要继续加快常规气与页岩气开发,另一方面可以关注包括致密气和煤层气在内的非常规气开发,这两类气资源在重庆都较为丰富。
他认为,重庆具备“气、热、氢、储”多能互补的基础和潜能,除了继续加快天然气开发,重庆还可以发展其他多种能源产业。
“热”即地热能,重庆地区温泉多,地热资源丰富。未来,重庆可以对地热资源进行研究评估,不仅作为旅游资源,还作为能源产业来发展。
“氢”即氢能,重庆两江环绕,丰富的水资源和富余水电适宜发展电解水制氢,可以加强氢能全产业链建设,打造研发与制造一体化的“西南氢都”。
“储”即储气库,目前重庆的储气库已初具规模,未来还可以发展得更快,具有200亿到300亿立方米的储气库发展潜力。发展储气库不仅能带动重庆经济发展,对保障国家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都具有战略意义。
此外,重庆还可以加强高效储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并通过储能技术带动其他高新技术发展。“希望储能成为重庆经济的又一增长极。”他表示。
谈青年成长成才:引导学生要“尽心尽善尽美”
邹才能是一个“工作狂”,节假日都很少休息。他说,这是自己学生时代在导师的影响下形成的习惯,一直保持至今,而且他也要求自己的学生每天刻苦学习。
除了每天8小时的上班时间,邹才能每天还要看跨学科书籍,走一万步以上的路,走路时还要总结自己的工作。“有很多新认识还是走路时想出来的。”
他谈到,青年要有点追求,还要有点爱好。他很喜欢武术和摄影。在他看来,武术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体悟人生,而摄影可以让人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尽心尽善尽美”,这是邹才能经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他表示,人在年轻的时候要多努力,希望学生都能尽可能做到更好。
谈重庆科技创新:未来重庆特色将从“三美”变成“四美”
在重庆考察调研期间,西部(重庆)科学城给邹才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看来,引进高科技人才将是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的关键点。
“在顶层设计上,可以根据中长远规划目标,定向吸引需要的领军人才和团队。”他说,不仅要引进院士等顶尖专家,还要引进相关团队,最终形成创新链,让高科技人才扎根重庆、创新创业。
此外,邹才能表示,重庆还应在高校建设方面多下大功夫,通过高校培养更多人才,实现引进和培育并举,进一步支撑科学城更好地发展。
“随着西部(重庆)科学城加快建设,重庆特色将从过去的‘三美’变为‘四美’,不仅有美景、美女、美食,还有美的科学。”邹才能说,重庆既是山城又是江城,除了爬坡上坎形成的攀登科技珠峰的精神,滔滔长江水、嘉陵江水也孕育了生生不息的创新创造精神,相信重庆会成为一座具有浓厚科研氛围、高水平科学素养的创新之城。
中国科学院院士沈岩:技术的发明创造不是为了标新立异
(人物名片:沈岩,医学分子遗传学家。1951年生于河北石家庄。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人类遗传疾病基因识别、DNA诊断和疾病分子机理研究。参加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中国承担的1%(3号染色体短臂末端)基因组测序项目。)
7月24日,在2021年“科创中国”院士专家重庆行活动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原副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沈岩,就如何加强科技创新等问题接受了重庆日报记者专访。
沈岩说,科技创新包含3个完全不同的含义:科学、技术与创新。科学是发现,是认识自然界的客观存在。对于科学研究来说,比“新”更重要的是科学发现的重要性。重要的研究结果是前无古人、后有来者的,重要的科学发现是能推动该领域的科学研究大幅度向前发展的。
他表示,技术是发明创造,技术的发明创造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为了克服原有技术的缺陷、解决原有技术解决不了的问题。技术讲究的是实用和适用,强调它所产生的价值。比如开发一种新药,不仅在于药的新,更在于这种新药能不能替代现有的药,新药上市以后能不能占领足够多的市场份额。
沈岩说,科学和技术是有联系的。技术强调的是它的应用价值,科学研究强调研究结果对科学发展或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新的科学发现有可能催生新的技术、产业,或者推动现有产业升级换代。但是科学和技术又是不一样的,科学是认识自然的、技术是创造自然界没有的东西。
在他看来,创新是把生产要素进行重组,使它发挥最大的效益。创新不是目的,创新是方式方法,目的是为了促进发展,不是标新立异。
沈岩非常关注重庆科技创新方面的发展。他说,西部(重庆)科学城的规划布局很好,科学城未来的发展取决于其人才队伍的建设。对于人才,不仅要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还要提供一个适宜其施展才华开展工作的环境。
作为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学者,沈岩还就如何鼓励年轻人从事基础科学研究提出建议:一方面要从社会导向、社会价值着手,只有社会上形成一种尊重知识、尊重科学的社会氛围,才能给年轻人正确的引导;另一方面老师的作用也很重要,好的老师应该启发年轻人探索未知世界,培养他们对科学研究的热爱。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福生:为重庆公共卫生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人物名片:王福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新型冠状病毒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科研攻关专家组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专家、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王福生一直带领团队冲锋在首都战“疫”最前沿。7月24日,他在2021年“科创中国”院士专家重庆行活动中接受重庆日报记者专访表示,希望能为重庆公共卫生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王福生表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四早”很重要,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这是主要的防控原则。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经进入常态化,接种预防性的疫苗非常重要。打了疫苗之后可以使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即使被感染,一般情况下症状会比较轻微,转为重症的可能性也很小。
疫情发生后,王福生带领的团队主要做了4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临床救治患者,除了坚守北京、支援武汉之外,还派出专家赴多个国家指导疫情防控工作;二是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新冠肺炎死亡患者的病理发现;三是通过系统的临床研究,揭示了免疫学发病机制;四是牵头主持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等临床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完善了临床诊疗方案,对后期减少死亡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福生表示,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方案是针对新冠肺炎患者的发病特点提出的。经过一年的治疗,治疗组肺部留下的病变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由此证明干细胞治疗方案在新冠肺炎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治疗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王福生说,一年半以前,我开始与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展开合作,希望能为重庆公共卫生事业尤其是重大传染病防治贡献一份力量。近年来,重庆科技创新的发展态势很好,希望未来重庆继续加大力度聚集更多科技人才。在引进和培养科技人才方面,重庆可以和其他地区加强合作,通过引进或者半引进的方式,培养学科带头人,助力重庆科技创新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昌孝:重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人物名片:刘昌孝,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药物研究院研究员、释药技术与药代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42年出生于湖南,从事药物动力学研究40年,是我国药代动力学的学科带头人之一,被誉为“当代神农”、我国药代动力学“开山鼻祖”。)
“这次来重庆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作为年轻的直辖市,重庆发展得很快。”7月24日,在2021年“科创中国”院士专家重庆行活动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药物研究院研究员、释药技术与药代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昌孝接受了重庆日报记者专访。
刘昌孝一直非常关心重庆医药产业的发展。他表示,重庆医药产业发展历史悠久,有桐君阁等全国知名的医药企业。近年来,重庆大力发展医药产业,并将生物医药产业纳入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目前,全国医药业的整个产值大约是3万亿元,重庆大约有1000多亿元的产值,占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左右。
接下来,重庆医药产业应该怎样发展?刘昌孝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过去医药产业以医药化工产业为主,近年来为了减少化学污染,国家出台了很多支持中医药发展的政策。同时,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重庆处于长江边上,药材资源非常丰富,注重发展传统中医药将大有可为;第二,生物医药领域目前还存在很多“卡脖子”的技术问题,其中一些问题也是现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热点发展方向,重庆高校及科研单位的生物科技力量可以给予技术支持;第三,重庆应该更大限度地加强对外合作,加大国际交流合作的力度,寻求更多思维碰撞,只有碰撞才能产生创新。
在引进人才方面,刘昌孝院士表示,重庆引进人才不一定要追求“落户”,而应该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现代社会通讯、交通都很发达,交流也很方便,可以让他们的才能与技术为重庆所用。此外,除了引进外地人才,重庆还应重视留住本土人才,出台专门的照顾政策等。
来源:《重庆日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