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日益多样化的传播平台、开放化的传播空间以及公众对安全和科学知识与日俱增的需求,为科技谣言的滋生与传播培育了土壤。科技谣言的传播不仅阻碍了科学的传播,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因此寻找科技谣言应对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技谣言兴起的原因
(一)人类心理需求
谣言之所以能够快速传播,得益于它满足了人类的心理需求。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世界性环境问题、健康问题的频发,人们对科学知识和安全的需求与日俱增。而当关于科学技术的信息无法通过正式渠道被获得或信息供应不足时,科技谣言便会占据传播高地,填补人们的信息饥渴,抚慰人们的焦虑与不安。另一方面,基于某种原因而制造谣言的人从中得到了情绪的宣泄,参与谣言的人在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外,还能从谣言身上得到一种或是求知,或是群体认可的满足感。
(二)新媒体环境为谣言传播奠定了技术基础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让谣言信息能够短时间、大规模的跨时空传播。各种毫无根据的信息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性、新闻性强的传播媒介呈裂变式传播,轻而易举的传遍社会。
(三)科学话语的专业性
科技传播是以科学知识为内容的传播活动,知识内容艰涩、专业的科学话语给公众带来了信息接收障碍,使得他们难以理解或是错误理解内容,这些被错误理解的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便逐渐滋生成了科技谣言。
(四)缺乏专业科学传播主体
传播媒介的发展及普及,丰富了科学信息的发布渠道,为广大公众提供了充足的获取科学知识的途径,但也降低了社会公众参与科学传播的门槛。无论是科学精英、科普工作者、政府机构还是普通民众都能成为科学信息的传播主体。实际上,掌握较多科学知识的科研人员或科研机构,在科学信息传播中的参与度并不高,他们很少会面向公众传播科学。因此,传播主体的非专业性,使得所传播的科学信息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得不到保障,从而出现了科技谣言。 (五)公民科学素养较低,谣言鉴别能力弱
以讹传讹、谣言四起,这不仅是公众焦虑感和安全感缺失的集体释放以及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缺失的表现,归根究底还在于公众科学知识缺失、科学素养较低,无法准确识别谣言。2020年第十一次中国公民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为10.56%。整体科学素养仍然较低,大部分公民缺乏识谣能力,使“科学谣言”的传播有了可乘之机。
二、科技谣言传播的特点
(一)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谣言突破时空限制,通过互联网传播,在短时间内形成几何式的传播。造谣者在发布谣言后,经由个别大V在热门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传播,则迅速引起大批公众关注并转发,形成线上线下多渠道传播,最终给广大公众带来误导,对社会稳定造成不良影响。
(二)传播主题多与日常生活、食品卫生、健康安全相关
据大数据统计,在各类谣言中,科技谣言占比高达到47%,其中卫生健康、防灾减灾、食品安全、生活常识等领域是科技谣言的重灾区。
2019年,丁香园与健康报移动健康研究院共同围绕公众对于健康的态度和行为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93%的公众认为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事。由此可见,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公众对健康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然而,目前和公众诉求完全相匹配的健康信息仅占8%,这意味着与健康相关的科普信息十分缺乏。供需之间巨大的差距,则为卫生健康类的科技谣言提供了传播的温床。同时,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焦虑感和警惕性。因此,网上一旦出现与食品相关的传言,公众的担忧心理及敏感神经就会被立即触动,并快速转发分享给亲朋好友,在互联网的加持下谣言则迅速传播、发酵。
(三)科技谣言具有伪装性
以往谣言的形成都是基于迷信以及对科学的无知,然而,随着科学的进步、科学知识的普及,这类迷信谣言便失去了存在的土壤。如今更多的谣言则是披着“科学外衣”,利用普通民众有限的科学知识和盲目崇拜科学的心理来实现。网络上传播的如“星巴克致癌”、“喝醋软化血管”“瓶装水中微塑料致癌”等等,均是利用公众对健康的渴望以及“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巧妙的植入了部分相关研究信息或旧新闻,真假混淆,用以偏概全、偷换概念的方式进行伪科普。
三、科技谣言传播的应对
(一)促进媒体与科普组织、专家学者携手共进,形成“科普传播矩阵”
2020年,科普中国网不仅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卫健委、应急管理部、网信办共同打造了“科学辟谣”平台,筛查典型科学类谣言。还联合美团、今日头条等机构开展了“美团科学辟谣塑料袋”、“食品安全科学辟谣答题捐”,“头条辟谣知识答题竞赛”等公益活动,并针对食品、健康、营养等“谣言重灾区”,组织了一流专家发布权威辟谣内容。在媒体传播的助力之下,辟谣信息的传播力度得到了切实提高。
可见,将媒体的传播矩阵优势与科学知识、科学权威性有效结合,可以丰富传播手段,放大辟谣信息的传播效应,有效提升公众谣言“免疫力”和“辨别力”。
(二)完善网站监管机制,增强公民网络法律意识,净化网络环境
近年来由于网络监管机制的不健全以及法律法规的滞后性,使得一些谣言的制造者、传播者心存侥幸,披着马甲在网络上肆意造谣、传谣。因此,作为网络监管部门应建立健全信息共享、会商通报、联合执法、信息审查等机制,协同开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工作。网络传播平台也应履行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严格审查平台上所发布的信息内容,对易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的未经证实的伪科学信息内容应及时删除,切断网络传播的源头。每一位公民也应积极参与学习网络法律法规知识,通过提升法律意识,增强自我约束力和控制力,理性认知网络信息,杜绝谣言的二次传播。
(三)调动科学家科普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面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
让科学跑赢谣言,需要科学家的声音。科学家不仅要探寻科学真理,恪守学术伦理,更肩负着“开启民智”、“科学救国”的社会重任。因此,科学家要树立传播科学的理念,面对科技谣言时,敢于走出实验室,传播真知,弘扬“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科研机构要建立面向公众开放科研、开展科普活动的制度,把开展科普工作作为研究考核指标、科技成果评估指标和专业技术职称评价指标,充分调动科学家的科普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提升科普工作者科学传播能力,建设科学传播专家队伍
科研机构部门或是科普机构可以设立专门的科学传播职位,鼓励在科学传播方面有专长、有兴趣的科技工作者专职或兼职从事科学传播工作,同时,也可以培养和引进专业的科学传播人才。高等院校也可以设立科学传播学专业,重点培养科学传播人才,新闻工作者也应加强科学素养及科学传播能力的培训,提高科学报道质量。
(五)加大科学普及力度,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增强公民谣言免疫力
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科普机构责无旁贷,科普机构在努力挖掘科普题材的同时,也要不断创新科普形式,激发和培养公民的科学兴趣;加强与媒体合作,充分利用媒体多元化的传播手段和渠道,促进科普传播;不断增强科普工作者自身的科学素养,提升科普工作者科学信息的传播能力。
(六)将科普内容科学性与大众化有效结合,扫除公众信息接收障碍
艰涩的科技知识、专业化的科学话语会给公众带来信息接收障碍,从而影响传播的效果。因此,科普机构、科普网站及科技工作者在传播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要注意“科学性”与“大众化”的有效结合。一方面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呈现信息;通过比喻、提供背景材料等方法,将普通人难以理解的专业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信息。另一方面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知识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将知识与公众实际生活相联系,会提高公众对于新知识的渴望,同时也能促进科技知识的通俗化、大众化。
参考文献
1.姜胜洪,《网络谣言应对与舆情引导》,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9月版。
2.谢耕耘,陈虹,《新媒体与社会(第十五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1月版。
3.郭小安,《当代中国网络谣言的社会心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3月版。
4.曹宏明,李健民,《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战略与上海科普事业发展新思考》,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年01版。
肖琳 重庆科技馆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