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脱贫攻坚中,重庆红曼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经理、理事长魏先曼运用“互联网+农业”“电商+扶贫”,打造连接城乡、繁荣农村、服务农民的纽带,并利用电商平台为民谋利,被村民称为开路人、领头人、能干人。
身具情怀的“开路人”
河图镇骑坪村是南川区有名的“板栗村”,自1997年开始种植板栗,但全村逾千亩的种植面积却并没带来高产量、高收益。
“我生长在农村,自小经历大山深处的贫困与落后,深知农民的艰辛。刚回来的时候,我看到乡亲们把生板栗背到街上去卖,即使有商贩来收购,价格也非常低。”魏先曼发现,乡亲们吃亏在不懂技术,也不懂销售。
2014年,已是都市高级白领的魏先曼,返乡创办重庆红曼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魏先曼请来西南大学农学院的教授做培训,逐步解决了村民们种植板栗面临的技术难题。2017年,她又成功为板栗申请到全国绿色食品认证。
6年时间,魏先曼在河图镇骑坪村做规划、引技术、跑项目、找资金,扩建板栗种植基地,创建“图个吉栗”品牌,与区内5000多农户建立农产品销售合作关系,其中贫困户占比30%。通过电商和农产品品牌化,使板栗从0.5元/公斤涨到2元/公斤,为骑坪村的板栗种植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增收。
务实担当的“领头人”
2017年,南川区打破壁垒,在体制外选拔魏先曼为骑坪村乡村振兴第一书记。
魏先曼上任后,立即开办了板栗加工厂,既提升板栗附加值,又同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魏先曼依托河图镇板栗、无花果、猕猴桃等采摘产业对区内外游客的吸引力,发展乡村民宿,吸收劳动力就业,实现民宿年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
此外,魏先曼创办的“淘乡村”电商平台主动承担长坪村等24个贫困村的产业帮扶任务,每年举办“农村电商服务乡村振兴到田间”活动,运用“直播+农产品销售”的模式,每年为3000余人次建卡贫困户提供农产品销售服务。
电商平台对外销售农产品覆盖全区32个乡镇,48个行政村,54家农业公司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通了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5年来,累计交易额已突破5000万元。
扶危济困的“能干人”
“我坚信事在人为,脱贫攻坚也是如此。”魏先曼说,以前村里路不好,农产品卖不出去,她多方奔走,作为市人大代表,她提出了“加大区县农村公路建设投入”等建议。通过几年的基础设施建设,公路通到村民家门口。
同时,她还先后组织策划民营企业、高校等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深入贫困村,开展各类文化义演和扶贫救助活动10余次,为河图镇贫困群众筹集募捐各类资金230余万元,帮助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2017年12月,魏先曼在南川城区建立起第一个扶贫性质的“金佛山珍旅游商品展销中心”。目前,在重庆机场、星级酒店、高速路服务区等设立了消费扶贫店9个,从农特产品、旅游商品、文化商品等12个类别汇聚200多种特产,累计为贫困户代销增收500万元以上。
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魏先曼从义卖贫困户滞销的南川土鸡开始,带领村民通过网络直播、品牌营销等方式,帮助销售滞销农产品94万元。
“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下一步,我还将在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方面发力,以‘互联网+’为营销手段,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魏先曼说。
(南川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