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做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重大部署,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求“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1]
科普工作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基础性工程,科技馆是实施科普工作的重要阵地,对于大部分“来馆”观众,走进科技馆体验科普展品,参与科普活动、馆校课程、科普讲座等教育活动可以方便快捷的获得直接经验;但对于边远地区的“馆外”观众而言,到实体场馆参观的次数和时间受限。因此,以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等形式,将展览展品及教育活动带到周边区县、学校,能有效弥补科普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增加公众及时获得科技知识和信息的机会。本文重点以科普大篷车为例,浅析科技馆“馆外”教育的有益尝试:
一、科普大篷车的“前世今生”
2000年,中国科协针对科技场馆短缺的问题,借鉴国外开展科技传播的先进经验,提出了研制多功能流动科普宣传设施——科普大篷车的建议,并在国家财政的支持下,承担了研制和配发科普大篷车的任务。到2003年底,共研制了三种型号的科普大篷车(I 型、II 型和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科普大篷车)38辆,配发给 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地(市)、县级科协使用。[2]
2020年是科普大篷车项目实施20周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在重庆市科协的统筹协调下,重庆科技馆科普大篷车联合各区县科协承办了“风雨二十载、科普基层行”20周年主题年系列活动,并自主开展普惠乡镇行、校园行、进社区等活动,出巡各区县及边远山区达70%以上。
二、科普大篷车随车活动形式
重庆科技馆科普大篷车活动形式多样,涉及科普展览、科学课堂、馆校课程、科学家精神宣讲等。
(一)科普展览
科普大篷车根据配置年限不同,车载展品会有所不同,最新配置的科普大篷车展品有裸眼3D 电视、机器人、VR 等设备,科技含量较高,有较强的参与度和感染力。重庆科技馆科普大篷车根据展品学科的不同,分别划分了光线探秘、磁力效应、医疗健康、潮玩科技等不同的体验区域,让青少年从观察到体验再到思考,充分认识展品现象所蕴含的科学原理。
(二)科学课堂
重庆科技馆依托科普大篷车展项资源,开发多层次、多样化的科学课程,用新颖有趣的科学教学方式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启迪科学思维。在“battle吧!伯努利”、“水配方”等科学课堂上,科技辅导员通过“听话的小球”和“消失的水”等表演,激发学生们的兴趣,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其探索伯努利原理、把玩“疯狂”的水袋,鼓励学生们动手学科学,从生活现象中发现科学道理。
(三)馆校课程
为均衡配置科普资源,依托流动科普设施把馆校课程送到基层和偏远地区的公众身边,实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有效弥补乡村地区科普资源缺口。2020年,重庆科技馆改良馆校课程,根据课程所需展项及道具器材开发制作出了一批便于携带的材料包,跟随科普大篷车走进丰都、奉节、黔江、合川、万州等地,并委派科技辅导教师进行现场授课,点燃边远地区学生的科学梦想,启迪好奇心、求知欲,助力科学素质提升。
(四)其他主题活动
在重要节日期间,以科普大篷车为载体将科学实验、科普剧、科普讲座等特色活动带到偏远地区,帮助更多青少年树立创新意识,培养爱国情操。如全国科普日期间,重庆科技馆“百馆千场万人科学家精神宣讲系列活动”跟随科普大篷车走进大足、万盛等地,通过讲述中国火药王王泽山、海防长城奠基者刘永坦两位共和国脊梁的先进事迹,鼓励当地青少年及广大科技工作者,立志高远、自强不息、刻苦钻研、科学报国,不仅丰富了科普大篷车活动形式,还有效扩大了活动的辐射面和受众面。
总之,在实施各项活动前,结合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受众群体,进一步明确受众需求和重点科普内容,拟定“个性化”的活动方案,使“馆外”教育发挥最大的效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手段的日新月异,相信科技馆“馆外”教育活动将迎来更多元化的形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李莉.发挥科普大篷车作用 优化科普资源配置[J].科协论坛,2018(05):32-33.
(陈香桦 重庆科技馆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