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战略发展>智库报告>

关于完善应急科普工作的思考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1-02-22 | 作者:  | 编辑:重庆科协数据迁移

应急科普在突发灾害等事件中承担着提升公众科学素养,预防和减少灾害事故损失,正确引导灾害事故舆论的作用,如何完善新时期应急科普工作,进一步促进其作用的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应急科普的内涵

应急科普是指针对突发事件及时面向公众开展的相关知识、技术、技能的科学普及与传播活动,实现在紧急状态下沉着冷静、科学应对的目标,提升公众的应急素养,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和影响。实际工作中,对于应急科普是否应为常态化科普见仁见智。一些观点认为,应急科普常态化,认为应急科普是为了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在事件发生过程以及日常生活中展开的科普宣传工作;另一些观点则主张不应与常态化科普混为一谈,认为急科普就是针对突发事件中的问题展开的科普,突发事件的发生是应急科普的前提。不管怎样,综合起来看,应从两个角度理解和开展应急科普。一是针对易发、常发的突发事件进行日常性的预防科普宣教,主要以预防为主,针对增强公众预防的意识和技能进行宣传教育,应形成机制,定期常态化开展。二是针对偶然但已发生的突发事件而开展的战时应急的科普宣教,主要对当前已发生的突发事件实现科学有效应对进行科普教育,以减少恐慌情绪,属非常态开展。

因此,我们应该在建立健全应急科普工作时要综合考虑,包括事前预防准备、事中响应协调、事后恢复善后的全过程。

当前应急科普存在的问题

突发事件的突发性、紧迫性、全局影响性、特殊性等特点,对应急科普工作提出了准确性、专业性、针对性、时效性的要求和挑战。当前的应急科普在内容、主体、形式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

一是专业知识普及力度不够,受众缺乏主动意识。专家和公众是应急科普中最重要的两个主体。专家方面,在对有关应急知识的科学解读上,存在支撑不足的现象。科研是专家学者的本职工作,科普则是社会责任,由于保障激励不足及专业知识转化机制不成熟,导致科学解读有限。同时,“伪科普”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影响了应急科普知识的权威性和社会公信力。受众方面,公众接受应急科普的主动性不强。特别是在日常性的应急科普方面,公众常常被动接受,缺乏主动学习了解的意识,使应急科普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是应急科普方式传统,有待创新。目前,应急科普主要结合季节气候重要时段、“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等主题宣教活动开展应急科普宣传,传播知识信息、释惑解疑。但形式上主要为各职能部门、基层志愿者自行组织线下活动,包括发放宣传手册、张贴海报横幅等传统方式进行,虽然贴近群众,但范围毕竟有限,更是难以覆盖到年轻群体。在科普内容呈现形式上,常表现为严谨性的图文,对于普通公众而言,可读性和可理解性有一定限制。在如何使公众通俗易懂的接受科学普及还有待提高。特别是进入融媒体时代,短视频的快速发展,逐渐成为移动时代的一种常态表达。但应急科普工作在利用这些网络工具上还存在使用效果不佳的情况,作品大多以直接拍摄为主,与动画相结合的作品相对较少,制作精度普遍不高。此外,应急科普形式偏向单向传播,互动性较差。

三是科普内容缺乏有效整合,时效性不足。应急科普内容具有时间性、地域性、行业领域性、场景性特点,由于专业线上应急科普资源网站建设不多,目前除“科普中国”等综合性科普资源外,不少优质的、专业的应急科普资源受限于公众的检索能力而出现闲置或浪费,未能得到有效的传播。同时,应急科普内容较为滞后,特别是在突发性事件应急科普方面,如果未能及时发布相关应急科普知识信息,容易产生谣言造成公众恐慌。

对策建议

针对应急科普在主体、传播方式、宣教内容等方面的短板和不足,可从三个方面加以改善。

一是加强资源深度整合,确保信息精准有效。提升应急科普能力,保证科普精准有效,就需要对各类资源进行深度整合。在内容生产源头的整合方面,抓好专家和专业科技工作者的整合。整合专家智库资源是确保信息来源权威和专业的基础,整合并发挥应急科普专业人员的创造性是提升专业知识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在传播发布的整合方面,把分散落各网站、媒体平台上优质的专栏专题整合进一个权威的平台,既能满足公众即需即查即用的需求,也能满足统一管理权威专业的需求,在避免谣言的同时实现了科学知识的有效传播。总之,只有加强政府与媒介、科普专家团队高效协同合作,才能有效促进权威性科普内容资源生产和传播。

二是创新应急宣教形式,确保科普与时俱进。随着网络技术广泛普及,应大力推进应急科普信息化建设,确保公众获取应急科普内容更加便捷。在传播方式上,利用各类新媒体平台,大量投放高质量的科普类短视频,实现移动端最快捷有效的传播。同时,还可把握移动端及新媒体及时、交互、融合的特点,设置互动功能,增加有奖竞赛、抢红包等方式,吸引公众参与。在创新发展上,要运用好科技名家、名人或网红等,发挥速度快、多媒体、超文本的网络传播优势,打造集声音、图片、文字、影像于一体的科普产品,让热点带动传播,提升网络传播效果。在新技术运用上,将移动媒体、3D可视化、人工智能、无人机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于科普,及时分享经验,扩散传播范围。可喜的是,近年来各级科协组织在这方面做了积极有益的探索。重庆市科协组织了2020重庆市民网络科普竞答活动6期,每期评选“科学之星”,市民踊跃参与。从渝中区情况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区科协运用“科普重庆文化云”多媒体终端、微信、QQ等,及时推送“科普中国”等权威媒体发布的防控知识;发动辖区群众参加市科协“科学防疫 健康过年”“防灾减灾 危险躲开”等网络竞答活动,参与人数达16万人次,有效扩大了应急科普覆盖面。

三是完善机制建设,确保体系顺利运行。针对常态应急科普保障工作,应注重应急知识科普宣教的顶层设计与整体规划。建立自上而下的健全完善应急科普保障、宣传机制。在此基础上,从整体规划、制度体系、形式与内容、手段与载体等方面科学规划科普战略,加大政策引导和经费支持保障力度,确定每个阶段的工作主题、重点工程、宣传资源等,形成应急科普工作的长效机制。针对非常态应急科普保障工作,需要根据具体突发事件的不同响应等级,构建以相关职能部门为主导,以科普专家为骨干,以各类媒体为基础,以社会科普力量为辅助,探索建立信息共享、联合行动、快速反应的动态科普工作机制。同时,还应明确突发事件处置的各时期的科普重点内容。例如,在突发事件前期,向公众普及常备的危机意识与安全知识;在中期,则传播确定度高的危机识别与应对信息;在后期,可以强化心理修复信息。做到各有侧重,有针对性。

王芮 何仕明 渝中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