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战略发展>智库报告>

新媒体在科普场馆中的科普传播

发布时间:2021-02-20 | 作者:  | 编辑:重庆科协数据迁移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科普传播载体从单一的纸介质转向多媒体,呈现出了许多崭新的特征。因此,科普手段从根本上依赖于信息传播手段,信息传播手段的变革必然会带来科普手段的变革。而在当今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作为传播领域内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普场馆的科普传播也应遵循这一影响深远的客观规律。科普信息的传播要更广泛、更有效,从新媒体的角度提高认识,加深理解,从而更大程度的做好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科普工作。         

1.新媒体对科普场馆科普传播的影响

(1)从内容研究看新媒体对科普传播内容的影响

信息是传播的材料,也是内容研究的对象。科普信息的大众性、综合性、开放性、专业性特点,使得各类大众对信息的选取需求不尽相同。尤其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在不同阶段对科普信息的选取也在不断变化,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适时调整。因此,新媒体在科普场馆中的科普传播应细分大众群体,并对内容进行专门划分,实时更新信息,做到统筹兼顾,与时俱进,不断满足公众全面发展的需要。

(2)从媒介研究看新媒体对科普传播手段的影响

科普传播媒介是科普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的中介,是科普知识和科技讯息的物质载体。随着经济的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媒介载体越来越多样化,并且越来越现代化,科普场馆的科普传播也由传统的挂图、书刊、报纸、广播等扩大到数字电视、数字科技馆、手机等实体,并在不断缩短科技与公众的距离,使科普传播手段和途径更加多样,增添了时代气息。

(3)从受众研究看新媒体对科普传播接收者的影响

受众也被称为受传者、阅听人,是传播信息接收者的总称。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上世纪80年代,国家对青少年的科普教育越来越重视,科普场馆作为校外科普教育基地在我国陆续建成,并逐渐成为新媒体时代青少年学习科普知识的主要阵地,因此,新媒体时代青少年必将是科普传播的主要受传者,也将是科普传播的主先锋。

(4)从效果研究看新媒体对科普传播目标的影响

传播效果指受众接受科普知识和科技讯息后,在观念、态度、感情和行为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是科普传播活动的归宿和新的出发点。新媒体时代,随着新的网络科技的发展,科普场馆科普传播手段也越来越丰富,既使公众对所传播的科普信息得到理解或提出疑问,也使科普工作人员在传播科普信息过程中不断自我学习,提升自身的科普知识水平,使双方朝着良性互动的方向发展前进。

2.科普场馆借助新媒体传播的有益尝试

(1)面对突发事件或灾害救助过程中的科普传播

新媒体的发展,使得人类面对各类灾害或突发情况后的科普传播手段和方式多样,应急救援的传播速度大大提高,改变了以往科普工作“润物细无声”的渐进式科普传播速度。另外,新媒体对科普传播的效果通常也是最好的,效率往往也是最高的。因为这个时候科普知识,不仅人们非常关注,而且还与公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留给公众的记忆也是最深刻的。

(2)面向公众的网络科普传播——数字科技馆

相对于传统科普传播,网络科普将全世界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数据库,有海量的信息、海量的存储,以及个性化的“各取所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网络的不断发展,使得科普场馆利用网络来传播科学知识在技术层面和应用层面变得成熟并普及。数字科技馆就是新媒体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打破了科普场馆在时间、空间等多方面的限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来构造出一个虚拟的世界。通过在线科学观测、实验、考察、调查、在线参与科学、体验科学等活动形式,许多实体科技馆的展品无法表达的和实现的表现形式,都可以在数字科技馆中虚拟的表现出来,因而成为实体科普场馆的有益补充,并逐渐成为科普场馆现代化的网络平台。

(3)自媒体数字平台给科普传播开辟新的空间

科普传播要利用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为载体来实现,自媒体作为迅猛崛起新媒体,无疑成为科普场馆科普传播的新“蓝海”。素有“掌上电脑”之称的智能手机,方便、快捷的网络搜索功能,使得科普场馆的官方微博、微信等科普传播方式应运而生,公众可在第一时间了解科普场馆的实时科普信息,点击科普知识链接,参与互动,从而扩大了科普传播的手段和途径。

3.结语

新媒体时代,科普场馆的科普传播方式随着新媒体的出现而趋于丰富和现代化,创新和发展新媒体的科普传播势必是科普工作者重要任务和难点。针对新媒体科普确定目标群体、进行受众分析,发挥新媒体科普交互性优势,积极进行有效的新媒体推广,将新媒体科普做出新的天地是科普工作者共同的期待。

张婕 重庆科技馆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