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战略发展>智库报告>

关于提升科技馆展厅科普活动效果的路径探讨

发布时间:2021-01-28 | 作者:  | 编辑:重庆科协数据迁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从定义来看,科学普及简称科普,又称大众科学或者普及科学,是指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的、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公众接受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1]。而科普活动则是以科普为主题开展的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群体性活动,其目的就是向公众传播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2]。

一、科技馆展厅科普活动的分类

作为实施科普活动的重要阵地,重庆科技馆开展的科普活动类型广泛、形式多样。就展厅科普活动来说,根据活动的不同时态,可以将重庆科技馆展厅科普活动分为日常科普活动、节日科普活动和应急科普活动三类。不同类别的科普活动存在的意义不同。

(一)日常科普活动

日常科普活动是指科技馆开展的常态化科普活动,如每天开展的主题导览,周末开展的趣味科学实验、快乐科普剧以及展厅主题科普活动等。此类活动开展的时间较为固定,活动内容按月更新、每周不同,观众可通过科技馆微信微博、官网以及线下活动公告栏等途径提前获取活动讯息,并以“兴趣为导向”自主选择活动进行体验,满足观众的不同需求。

(二)节日科普活动

节日科普活动是指针对重大节日、纪念日等开展的大型科普活动,如围绕“中国航天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世界地球日”、“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开展系列科普活动。此类活动以年为单位,每年根据不同的活动主题推出不同的活动,为观众提供持续性科普服务,促进科普公众、教育与民的深度融合,推动点燃全年龄段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营造浓郁的节日氛围。

(三)应急科普活动

应急科普活动是指针对环境污染、气候变化、重大灾害、传染病、食品安全、重大公众安全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开展的科普活动,如地震、暴风、洪水、泥石流、火灾、车辆溺水、新冠肺炎疫情等相关科普活动。此类活动多以临时性组织,时间相对被动,但内容具体实用,有助于增强人们应急意识和防御能力,提升社会本质安全水平。

二、提升科技馆展厅科普活动效果的路径分析

科技馆在为公众提供科普活动的同时,更应注重活动的有效性,及时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实时优化调整,进而保障科普活动的生命力。展厅科普活动同样如此,要把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作为科学普及的核心问题,落实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上,切实改变那种缺乏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意识的短视的科普[3]。

关于提升展厅科普活动效果,笔者认为可以从科普活动的设计、受众的反馈和活动的后勤服务三个方面着手:

(一)拓新展厅科普活动形式

每场活动的举办,都离不开一定数量的观众支持,而观众作为不确定性因素,其兴致会因时应势的发生变化。因此,展厅科普活动一方面要创新活动形式,增强活动的内在吸引力;另一方面在特定的时间段和事件时期推出时段特征鲜明的主题活动,较非特定时段推出会有更多的优势[4]。

(二)构建第三方评价体系

对于观众来说,能将活动中了解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成果转化,熟练运用到工作、学习或生活当中,是检测科普活动效果、延续活动生命力和保障科普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依据。因此,展厅科普活动还应注重观众的评价及反馈,让活动的参与者成为活动的测评人,共同助推科普活动效果更好的实现。

(三)提升展厅科普活动服务供给能力

除拓新科普活动形式和建立活动的评价体系外,进一步规整展厅科普活动,升级品牌形象、健全活动后勤服务机制也尤为重要。以此拉近公众与科学的距离,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助推展厅科普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技馆科普活动应更加“与时俱进”,注重人文与科技的融合,始终将观众的需求放在首要位置,打造观众所需的科普活动,不断优化和调整活动内容,力求实现有效科普,才能从整体意义上提升全民的科学素质。


参考文献

[1]科学普及[EB/OL].https://baike.so.com/doc/5978364-6191325.html.

[2]马丽萍.试论科普活动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与意义[J].艺术科技,2018,31(08):296.

[3]许燕.关注群众文化需求 有效开展科普教育活动[J].科技视界,2013(14):184.

[4]沈娟.科技馆科普活动模式须创新[J].剧影月报,2013,(5):131-132.


(陈香桦 重庆科技馆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