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鲁成
鲁成,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蚕学家。现任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重庆市政协常委,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常委,中国蚕学会名誉理事长,重庆市遗传学会理事长。
他始终勤奋敬业,数十年如一日,深耕蚕桑,为振兴我国蚕业科技和蚕桑产业默默奉献,近年来更是奔走在产业脱贫第一线,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做出了十分突出的贡献。
潜心科研,取得卓著学术成就
鲁成于1977年考入西南农学院蚕桑专业,1985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三十五载科教生涯,业绩斐然。他先后师从我国家蚕遗传学奠基人蒋同庆教授和国际著名蚕学家向仲怀院士,是蒋同庆教授指导的首批硕士生之一和向仲怀院士培养的第一位博士,专业素养和学术功底十分扎实,并一直勇挑重担,屡创佳绩。1993年,35岁的他就从讲师破格晋升为教授,是当时全国蚕学界最年轻的教授。
鲁成长期从事家蚕基因研究,从基因资源收集保护、基因库构建、遗传学研究,到细胞遗传工程、基因组与功能基因、分子改良技术与遗传育种,不断创新进取,为振兴我国蚕业科学做出了突出贡献。1982-1991年的10年期间,他先后与两位导师合作,在“家蚕基因库、基因分析及应用”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和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1992),是我国蚕学研究的首个国家级奖。以这些业绩为重要支撑,学校蚕学学科建成全国第一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1992),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1993)。此后又一个10年间,鲁成教授作为蚕桑学重点实验室的常务职责人,与向院士一道发展了蚕桑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工程研究,实施了蚕的分子育种研究和线粒体基因组计划,绘制了家蚕的多种分子遗传图谱,培养了一批青年人才,并于2002年建成特种经济动物饲养(蚕学)国家重点学科。紧接着,鲁成教授作为主要策划者和研究者之一,与团队共同实施了家蚕基因组计划(Science, 2004),为我国蚕业科研从长期跟踪国外迈入国际领先地位作出了重要贡献。2011年,学科获批建设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鲁成教授任实验室副主任。家蚕基因组计划告捷至今的10多年间,鲁成教授一边主攻家蚕分子改良研究,一边致力于现代蚕桑产业发展,并连续两届任中国蚕学会理事长,进一步为我国蚕桑学科创新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973”课题、“863”项目、“948”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科技攻关等高层次课题30多项。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建成世界最大家蚕基因库。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其中以通讯作者在PNAS、JBC、Genetics等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是在Science(2004)发表的世界第一个“家蚕基因组框架图”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主编出版专著《中国家蚕实用品种系谱》和《中国桑树栽培品种》,其中《中国桑树栽培品种》于2019年荣获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提名奖;作为副主编出版的专著《蚕丝生物学》,2007年荣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先后参加编写出版权威学术专著《中国养蚕学》《中国蚕种学》《家蚕遗传育种学》《基因操作技术》等。他还取得国家发明专利10余个,主持及主研育成家蚕新品种10个,其中近年主持育成的家蚕新型高品位生丝品种“芳绣×白春”近5年在四川、重庆及全国多个省(市、区)示范推广100多万张,创造经济效益50余亿元。
鲁成教授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四等奖各1项、四川省和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二等奖各2项等10余项科技成果奖,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才、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
振兴产业,带动全国转型升级
2008年,蚕桑作为重要农产品之一被列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鲁成教授入选首批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之一,并任遗传育种功能研究室主任。进入“十二五”,他当选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重庆市目前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50个技术体系中占据的唯一一个首席科学家岗位),担当着团结带领全国同行开辟“21世纪新丝绸之路”的艰巨使命。
在鲁成教授的带领下,研究制定了我国蚕桑体系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引领全国蚕桑现代技术研究和发展。经过十余年的努力,蚕桑生产在“省力、高效、多元化”方面,突破多项重大技术瓶颈。其中省力化技术集成创新成效显著,具不完全统计,生产每公斤蚕茧所需的劳动时间由2007年的6小时多,降为2015年的4小时左右,最近部分规模化试验点已降到1.5小时左右;张种产茧量由2007年的36.16kg,提高到2017年的40.51kg。同时,基于研发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等成果,在18个蚕桑主产省(区、市)建立了试验示范和成果转化的基地网络,使蚕桑生产综合效益提高30%以上。至今,在鲁成教授的主持下建立起了国际领先的中国现代蚕桑生产技术体系,极大地推动了全国蚕桑产业的转型升级。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养蚕业必须向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为此,鲁成教授提出了以工业化的思路发展现代蚕业,着力推进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模式,推动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在鲁成教授的组织协调下,经过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以及有关蚕业科教机构、生产技术推广机构、茧丝绸企业、饲料企业等的持续努力,目前我国在人工饲料适应性蚕品种、人工饲料配方、饲料加工、饲养技术与设施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并已经实现产业化示范应用。目前仅在广西就设立人工饲料养蚕示范点16个,为全面推进小蚕人工饲料工厂化饲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脱贫攻坚,造福蚕区千家万户
鲁成教授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思想为指导,聚焦产业扶贫,全面推动蚕桑产业精准扶贫工作,在脱贫攻坚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协调滇桂黔石漠化区扶贫,推进产业扶贫进程。鲁成教授作为农业农村部指定的14个特困连片区域之一滇桂黔石漠化区的扶贫工作总协调人,积极联系38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对该地区的61个县(广西29县、贵州40县、云南11县)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形成《滇桂黔石漠化区扶贫关键技术研发项目报告》上报农业农村部,加快推动了当地农村的脱贫致富进程。
调研扶贫区域现状,开展蚕桑产业精准扶贫。种桑养蚕属于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收效长的短、平、快、高效脱贫项目。“十三五”以来,多个国家级贫困县把蚕桑产业作为扶贫支柱农业产业之一。
为更好地促进蚕桑产业的精准扶贫,鲁成教授长期坚持深入基层第一线,对贫困区域蚕桑发展现状、产业特点和产业发展技术需求进行全方位的调研和了解。从原中央苏区的永新县、乐安县,到秦巴山区的云阳县、仪陇县,武陵山区的黔江区、武隆县,再到滇桂黔石漠化区的那坡县、凌云县、荔波县,滇西边境山区的大姚县、鹤庆县等,都深深地留下了他的足迹。结合调研结果,针对贫困村、贫困户所涉及的蚕桑关键技术短缺、蚕桑生产物资匮乏、蚕桑品种退化、省力化机械不足等方面致贫的问题,鲁成教授进行实地规划,并根据贫困地区的实际条件,建立蚕桑试验示范基地。期间,在国家级贫困县推动桑品种及新技术示范达150余万亩,蚕品种示范达140余万张,有效地增加了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收约15亿元,解决30余万人就业,充分发挥了蚕桑产业助力精准扶贫的作用。
发挥蚕桑产业特色和优势,助力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县。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及《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动科技助力产业扶贫的通知》精神,切实做好科技助力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县的产业扶贫工作,鲁成教授牵头组建了蚕桑体系在广西两个挂牌督战县(那坡县和隆林县)的蚕桑产业技术顾问团队。随后,他多次带领体系专家团队深入基层开展实地调研、技术需求座谈、技术培训等,并结合当地蚕区的生产实际情况,为地方政府提出蚕桑产业扶贫指导性意见,实现全产业链各关键环节技术需求全覆盖,为挂牌督战县的脱贫提供强劲支持。
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打造“一县一业”样板。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认真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打造一批‘一县一业’示范样板”的精神,在鲁成教授与相关专家多次调研论证后,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将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宜州区和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作为服务重点示范县。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种种困难,鲁成教授密集深入广西宜州区和四川嘉陵区洽商样板县建设事宜,分别形成了相应的实施方案,并与广西宜州区人民政府签订了《关于开展蚕桑全产业链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在鲁成教授的组织协调下,宜州区和嘉陵区进一步召开了“一县一业”建设工作交流会,有效地推进了样板县的建设,同时也为蚕桑产业助力脱贫攻坚提供了样板。
北碚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