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重庆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张致力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嘱托“中国粮食,中国饭碗”,反复强调“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在重庆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有这样一位水稻研究者,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使命担当,“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致力于涪陵区优质水稻的技术攻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就是重庆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张致力同志。
工作现场
强化科技支撑,促进成果转化,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从事水稻技术研究三十余年来,张致力院长一直秉持积极探索,亲历亲为,参与优质杂交水稻的技术研发,大力促进了水稻新品种研发成果的转化工作。在他的带领下,积极与北京奥瑞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开展水稻合作育种技术研发项目,成功培育了陵优2号、中9优11、中9优804等优质抗病杂交水稻品种,率先在重庆及西南稻区成功地推广应用。在此基础上,重庆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也先后成功培育了Ⅱ优50329、B优811等十余个水稻品种,将培育成功的水稻品种生产经营权有偿转让给四川西科种业、重庆尔丰种业、浙江农科种业等种业企业,并成立专门的指导小组,积极为这些种业企业提供相关水稻品种制种和生产示范的技术指导、技术培训,为新品种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同时,探索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院企研发合作模式,开创了重庆市商业育种的先河。
张致力院长作为重庆农业科技创新的杰出代表,为重庆水稻品种改良和粮食增产增收作出了突出贡献。他说:“三十多年来扎根基层,从事水稻育种工作,让我深刻体会到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言粮食过关了,靠别人解决吃饭问题是靠不住的,一个国家只有实现粮食基本自给,才有能力掌控和维护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其育成的19个杂交水稻品种通过审定,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三等奖2项。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带领全院科研技术人员,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指导服务,在服务农业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服务产业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确保粮食增产增收
张致力同志作为渝东南农科院的院长,同时也是一名农业科技专家,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信息优势、技术优势,带领全院科技人员,以科技特派员的身份,利用院企合作、众创空间等形式积极投入涪陵区优质稻米产业化开发、农业企业技术咨询服务、扶贫攻关、新技术应用推广。尤其是在优质大米产业化开发上,指导涪陵龙潭米业公司开发出“龙潭富硒大米”,帮助企业建立优质无公害原料基地,为当地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保了该地区粮食的增产增收。为涪陵区农业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7年,张致力创新团队针对重庆市丘陵地区灌溉条件较差、杂草种类复杂多样、病虫害严重、人均稻田面积大、劳动力紧张、水稻集约化种植水平较低的问题,其创新团队研发攻关了一套适宜我市丘陵山区应用的水稻直播栽培技术,与传统水稻种植技术相比,每亩节省用工2.5个工作日,节本增效500余元。2019年,该项技术已在涪陵区大面积应用推广。
主持科研项目 研究杂交水稻,助力水稻育种攻关
重庆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一直是重庆市重大科技专项动植物良种创新工程水稻育种攻关的参加单位,张致力院长作为子项目主持人负责渝东南农科院水稻育种攻关工作,并先后作为重庆市重大科技专项《水稻、黄瓜抗逆转基因新材料培育》中子项目《水稻卷叶(外卷)基因遗传与定位》主持人、《重庆市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子项目主持人,主持完成了重点攻关项目《杂交水稻抗稻瘟病育种》《重庆市稻瘟病防控技术创新研究》《水稻卷叶基因的遗传分析及育种应用研究》《重庆丘陵山区杂交水稻直播技术试验与示范》等。2018年,成功申报成为国家农业农村部的13个品种测试站之一。同时,主持完成的“优质抗病杂交水稻新品种宜香9303的选育与应用”、“高产广适杂交水稻B优811选育与应用”等成果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优质抗病丰产杂交水稻陵优2号选育与应用”成果整体达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
他经常这样讲道,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任何时候都是真理。我国粮食供求中长期仍是紧平衡,要准确把握“多”与“少”、“质”与“量”、生产与流通、当前与长远、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着力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涪陵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