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重庆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植保中心主任王旭祎
涪陵榨菜产业作为涪陵特色产业已历时百余年。涪陵榨菜作为世界三大名腌菜之一,为我国赢得了世界美誉,也为涪陵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时代发展,科技的进步,榨菜产业技术也应随之进行自我革新、自我创新。
榨菜产业的发展和技术的革新是助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一剂良药。为了探索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榨菜产业发展模式,作为一名榨菜研究科技工作者,积极努力探索榨菜产业的变革,全力做好榨菜产业大文章。他就是重庆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植保中心主任王旭祎。
大力培育探索榨菜产业发展与升级
推进榨菜产业“三变”改革是促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重要措施。王旭祎主任善于思考,积极为榨菜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在品种选育、无公害栽培关键技术攻关、贮藏运输等过程中。他工作中主要研发选育的“涪杂2号”在生产上大量使用,产量高、无公害、效果好,被作为涪陵青菜头的主栽品种,为解决榨菜加工中原材料收购过于集中、加工密度过大、无害化防治病虫害成本高的现实困难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思路。同时,获涪陵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榨菜主要病虫害研究方向,王旭祎主任在国内首次建立了较完善茎瘤芥霜霉病抗性评价体系应用于生产与科研实践,主要是针对榨菜上近年霜霉病猖獗危害的现状及研究上抗性材料评价标准欠缺的窘境,具较高学术价值;在榨菜根肿病研究方向,他从农业生态系总体出发,因地制宜,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并研究分离出对茎瘤芥根肿病有较好抑制作用的生防菌2株,开创榨菜病害防控不再使用化学农药的先河,符合国家“化肥农药”双减战略及榨菜产业化发展方向,充分发挥自然因素的控制作用,使根肿病的控制技术与环境相容,为榨菜产业上档升级,解决了农残及有害物质聚积的难题。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助推榨菜产量增收
“从事榨菜技术研究,我们的职责就是促进全区榨菜产量的增效,帮助农民提高农产品的收入”,他这样讲道。在工作中,他率先垂范,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怕苦,不怕累,先后5年被重庆市及涪陵区受聘于科技特派员,被涪陵区科技局评为“高山村民致富的科技大使”。积极参与涪陵区早熟鲜榨菜生产、高山蔬菜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治以及烟草病虫生物防控技术的培训指导工作,利用榨菜根肿病的无化学农药污染化防控技术的集成与使用,在罗云、珍溪、龙桥、焦石指导当地的鲜榨菜生产50000余亩,解决了农民朋友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难题,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
尤其是在今年疫情期间,他更是依托涪陵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涪陵区绿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展服务,为公司建立的近1000余亩断档蔬菜基地建设提供技术支持,解决其生产上病虫防治中用药精准、防盗差异大、收获产品农残不达标等技术难题,使公司业务在疫情期间稳定增长。
积极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提高榨菜生产力
在从事榨菜研究的过程中,他先后主持、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茎瘤芥主产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分析及抗根肿病基因资源的挖掘”、《芸薹根肿菌与榨菜根系微生物组生态互作研究》);国家、市级科研项目15项;涪陵区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0项;主持制定重庆市地方标准3项,企业标准2项;授权发明专利2项,在国内中高级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获省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地厅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涪陵区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4项。
王旭祎说:“榨菜产业是涪陵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涪陵区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革新榨菜技术、提高榨菜产量是要义,也是我们榨菜科技人员的责任和义务”。涪陵榨菜产业的提档升级是为榨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标准化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技术支撑,使涪陵青菜头、榨菜生产的绿色化、高档化把关生产源头环节的安全提供了可能,同时也推动了涪陵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涪陵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