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频道>

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蓝勇解读地域文化共性——巴与蜀:双子星座文化的典范

发布时间:2020-06-08 | 作者:  | 编辑:重庆科协数据迁移

人物名片:

蓝勇,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委,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有《中国历史地理》《长江三峡历史地图集》《重庆历史地图集》《重庆古旧地图研究》《四川古代交通路线史》《西南历史文化地理》《中国川菜史》等著作。

日前,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大背景下,川渝文化部门动作不断,先后签订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物保护利用战略合作协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文艺先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等多个合作协议,让两地的文化交流步入了快车道。

“在中国地域文化中,我们通常把那些由同一地域衍生出来,共性明显,只在区位和环境上存在一定差异的文化称作双子星座文化,巴蜀文化由于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无疑是其中的典范。”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蓝勇表示,如今,两地文旅部门签署的一系列合作协议,势必有助于两地文化学者挖掘巴蜀人文资源,助力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那么,巴蜀两地自古有着怎样的渊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背景下,两地历史文化学者又应如何发力?6月3日,蓝勇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民国时期,就有不少餐馆开启成渝“双城记”模式

“与其他双子星座文化类似,巴蜀文化深受四川盆地的环境影响,经过几千年的沉淀,两种文化互相浸润,共性明显,根基深厚。”蓝勇表示。

蓝勇告诉记者,巴蜀两地最早的交往可追溯到上古时期。“据史料记载,蜀地最早的政权——鱼凫古国的建立者鱼凫就是巴人。”

后来,随着两地交往的增多,巴蜀两地逐渐融为一体。“特别是战国之后,古人在史书中提及巴蜀,一般都会视为一个整体,例如《隋书·地理志》就把重庆、四川两地统称为‘巴蜀广汉’,而唐宋时期,川渝两地也一般被统称为‘蜀中’‘三川’。”蓝勇表示,这些名称的变化也折射出两地文化的交融。

到了民国时期,由于行政区域的划分,让两地分开,但并未妨碍两地文化的交流。“比如在饮食文化领域,两地交流特别频繁。”蓝勇说,彼时,不少餐馆开启了成渝两地“双城记”模式,例如著名的颐之时就先在成都开业,后搬到重庆,而由著名川菜大厨黄敬临于成都创办的餐厅姑姑筵也于上世纪40年代搬到了重庆。

值得一提的是,频繁的文化交流也造就了相近的方言。“最新的研究显示,成都话和重庆话的相似度达80%以上,是所有四川方言中最为接近的。”蓝勇说。

藏书人相助,《中国川菜史》蕴含川渝两地“合力”

“回溯过去两千多年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巴蜀行政区划分分合合,但受四川盆地大环境的影响,两地学者在巴蜀文化研究的诉求上大多是一致的。”蓝勇表示,相似的需求让两地学者的交往相当频繁,有力助推了两地文化事业的发展。

对此,出生于四川泸州,在重庆学习、工作的蓝勇深有体会。

2019年9月,作为蓝勇的最新力作,图书《中国川菜史》在渝首发。在这本书中,蓝勇以正统史学的考究方法,着眼于研究巴蜀地区历史上各阶段相应的食材结构、烹饪方式、味型味道、成菜方式的发展变化。

“虽然我是这本书的作者,但这本书能够最终成书,离不开四川学者及民间藏书人的帮助。我总共参考了600多本相关图书和典籍,其中,成都藏书人‘藏根人’所提供的一批川菜老菜谱帮助最大。”蓝勇说。

“除了《中国川菜史》外,我所撰写的其他著作也离不开四川文化学者的大力支持。”蓝勇说。

记者了解到,改革开放以来,出于共同的文化诉求,成渝两地学者一直通力合作,共同研究巴蜀历史文化。

“上世纪80年代成都、重庆学者就共同编了《四川历史辞典》。10多年前,由成都学者为主推出的《巴蜀文化通史》里,交通、教育部分都是由重庆学者负责。在编撰《巴蜀全书》《蜀藏》等大型文化工程的专家团队里,也是以成都、重庆两地学者为主。”蓝勇表示。

两地可通力合作,深挖巴蜀文化特有产物背后故事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大背景下,两地在历史文化领域方面可展开哪些合作?

“深度挖掘现有资源,推动《巴蜀全书》《巴蜀文化通史丛书》等大型丛书的编撰无疑是重中之重。”蓝勇建议,未来川渝两地学者可通过定期举办研讨会、学术论坛等方式,深度挖掘现有文化资源,进而推动《巴蜀全书》的创作步伐,让这套以收录现今四川和重庆两省市古文献的大型丛书尽快出版,进而填补相关领域的空白。

蓝勇还建议,有关政府部门应在巴蜀江湖菜、巴蜀古镇、川江文化的旅游开发和文化创意上多做文章,“深入挖掘川江、川菜、蜀道等巴蜀文化特有产物背后的故事;两地旅游部门也可通力合作,以推出巴蜀古镇精品旅游线路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巴蜀文化。”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