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频道>

抢抓战略机遇协同打造数字双城经济圈

发布时间:2020-05-12 | 作者:  | 编辑:重庆科协数据迁移

市委五届八次全会指出,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使成渝地区战略地位凸显、战略空间拓展、战略潜能释放,为成渝地区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川渝两地要抢抓战略机遇,树立一盘棋思维,深刻把握谋全局与谋一域的辩证关系,加大统筹协调,强化政策协同,聚力打造数字双城经济圈。紧密围绕国家赋予川渝两地的试验任务,以数字产业集聚发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超大城市智慧治理、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重点,有序推进数字双城经济圈建设。

协同打造数字产业集聚区。一是做大做强数字产业。延伸产业链条,补齐产业链短板,构建“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抢抓机遇加快培育人工智能、区块链、网络安全、数字文创等特色产业集群。二是壮大优质市场主体。联合推进数字经济领域大型国有企业、央企落户双城经济圈,共建数字经济孵化器、众创空间,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培育一批高成长型中小企业和创新团队。三是搭建数字技术创新平台。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重点领域集中布局一批高端研发平台、产业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解决数字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四是促进区域创新一体化发展。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搭建关键核心数字技术集成攻关平台,打造区域技术创新协作网络。

协同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一是推动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围绕成渝地区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建设一批跨行业、跨地区工业互联网平台,共建新技术新产品测试床、实验验证平台等工业互联网试验验证平台。二是携手共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方式推进标识解析二级节点、递归节点和企业节点及应用系统建设,依托重庆国家标识解析顶级节点优势,率先构建西部地区标识解析与标准体系。三是联合开展建筑业数字化转型。共建BIM项目管理平台和数据中心,有序推动成渝地区建筑勘察、设计、生产、施工、验收等环节数据有效传递和实时共享,联合制定智慧小区、智慧工地、装配式建筑等建设评价标准。四是推动农产品产供销数字化发展。围绕成渝地区特色农(副)产品资源,共建国家级专业农(副)产品交易大数据中心和区域性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五是推动成渝地区数字旅游一体化。围绕成渝地区自然风景、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和特色农业资源,协同打造智慧旅游大数据管理平台。

携手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一是携手举办数字经济国际会议论坛。共同举办智博会、“数字丝绸之路”国际合作会议等国际性展览展会,争取中欧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高层次会议落地成渝。二是联合开展跨境数据贸易。联手开展数据保护能力认证、数据流通备份审查、跨境数据流通和交易风险评估,共建区域性国际数据交换中心,探索跨境数据安全流动和离岸数据业务试点等首创性改革。三是联合承接国际数字技术及产业转移。联合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创新合作中心,依托成渝地区已建的中新、中德、中日、中国-东盟等产业园,积极承接国际高端产业和创新资源。

推动成渝地区城市智慧治理一体化。一是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动自然人数据库、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库、法人数据库等社会公共基础数据库的数据共享,做好成渝地区社会公共信息共享交换平台的互联互通,统一制定数据治理标准。二是实现交通“一卡通行”。以智能化手段推动成渝地区城市轻轨、地铁、公交、航空、高铁、高速、水运无缝对接、多式联运,联合开展智能安检和电子客票服务。三是打造一体化智慧医疗服务体系。共建共享城乡全覆盖的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和人口家庭数据库,联合建设基于5G网络的远程医疗系统,促进城市优质医疗服务资源向农村偏远地区下沉。四是推动智慧教育一体化。共建成渝地区教育数据资源标准体系,搭建一体化智慧教育平台,推动成渝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缩小区域和校际教学水平差距。五是共同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加速长江上游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和EIM数字孪生平台建设,推动生态环境监测与环境监管跨区域协同联动。

强化新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一是协同打造中新国际数据出口通道。加大中新国际数据通道对成渝地区相关数字经济园区的接入授牌,共享共用中新(重庆)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二是协同共建国家信息通信枢纽。推进重庆、成都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扩容,共同创建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试点,加大成渝省际数据出口带宽。三是推动算力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统一规划建设大数据同城灾备、同城双活和异地灾备数据中心,构建一体化的存储平台、云平台和安全平台等基础服务平台,争取国家布局共建高性能智能超算中心。四是推动成渝地区试验设施一体化建设。联合创建国家车联网先导区,共建共享基于5G的L4级自动驾驶开放道路场景示范运营基地、低空无人机通用航空物流网络,联合建立测试评价体系和无人机低空监测平台。

(作者系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邮电大学分中心特约研究员)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