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频道>

看成都文创产业如何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0-05-07 | 作者:  | 编辑:重庆科协数据迁移

4月29日,四川省文化旅游厅与重庆市文化旅游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两地将以巴蜀文化为纽带,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打造新时代中华文明的文化高地和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成渝地区翻开文化旅游业“一盘棋”发展新篇章。前不久,重庆日报记者赴成都,探寻“文化为根基、创意为灵魂、产业为支撑”的成都文创产业发展。

超级“熊猫IP”带火一座城

“五一”假期,广州人罗德佳穿行在锦里古街,身影迂回在锃亮的青石板上,朦胧成一幅极为文艺的画面。

“熊猫!”路过一间熊猫屋,雕塑、玩偶、摆件、丝巾等各类大熊猫主题文创产品,或憨态可掬、或呆萌可爱,令罗德佳再也不淡定。她选购了一对熊猫头饰,冲着镜头一个劲“凹造型”。

“对熊猫国际IP的深度延展,是我们刺激文旅消费的一大秘诀!”四川省文化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大熊猫真正进入成都人视线是在上世纪80年代,因邛崃山系冷箭竹开花枯死,6只病、饿大熊猫被救护到成都动物园,成都市因此成立了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但成都不是让基地一个单位唱“独角戏”,而是围绕科学研究、公众教育、国际交往、旅游休闲、文化创意、户外运动等,把大熊猫的生态、文化价值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深度开发熊猫原创IP、熊猫主题公园、熊猫主题餐厅、熊猫主题演艺等泛熊猫型文旅产业链,构建以文化旅游为核心,以科研科普、都市休闲、文化创意为配套的产业体系。

“如今,熊猫IP的品牌价值很难用数据评估,它已完全融入到成都文化,从地铁上小姑娘的头饰到居民家装造型,从街头小品到景区购物店……其身影无处不在,已成为成都最具活力、最富内涵的超级文旅IP。”该负责人称。

文创产业踩上创新发展的“风火轮”

红砖房、高烟囱、旧车厂,粗管道、镂空钢架、火车头……东郊记忆·成都国际时尚产业园显得时尚和前卫,街上看不见烟熏火燎的烧烤小吃,听不见嘈杂的商贩叫卖,取而代之的是各类艺术剧院、数字音乐、展览演艺、创意设计、娱乐体验和金融服务等业态。

“我们从建园开始,就立足‘时尚设计与音乐艺术双柱求发展’的多元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定位。”景区相关负责人称,这里每年都要举办上千场产业会议、国际知名艺术展览、音乐交流等,先后获得“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工业遗产旅游基地”等金字招牌。

然而,东郊记忆还只是成都文创大踏步发展的缩影。仅在2018年,成都就新开工文创项目74个,文创产业增加值达到1129亿元,占GDP比重达7.24%。风靡世界的游戏《王者荣耀》、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现象级爆款IP相继在成都诞生。

新业态拓展文旅消费新空间

游成都,宽窄巷子是一个必打卡点。宽、窄、井三条老巷,遵循有取有舍的艺术智慧,保留历史街区的骨骼,汇聚浓郁的文化风貌与缤纷的商业形态,一院一景,“最成都”的院落生活如画卷般铺开。

“2019年1月—10月,宽窄巷子步行街游客量达3367万人次,街区同期营业总额为9.87亿元。其中,‘宽窄井’三条核心街区的游客量达到2020万,核心区营业总额达5.4亿元。”成都文旅宽窄巷子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业务总监唐伟称,为了让回头客有新体验,景区目前正在按照“三品(品质、品牌、品位)”“五有(历史有根、文化有脉、商业有魂、经营有道、品牌有名)”的思路,创新融合,持续推动消费升级。

包括加快推进“宽窄匠造所”为代表的商旅文融合示范项目建设,培育以“宽窄市集”为代表的新兴消费场景;高标准打造数字化5G示范街区,建设智慧管理平台建设、智慧物联网改造、“云商店”支付系统等数字化智慧街区应用场景;营造独特夜间环境,串联起夜市、夜食、夜展、夜秀、夜节、夜宿六大主题场景,形成夜间消费新常态等。

据介绍,对宽窄巷子的升级改造,仅是成都400多个文旅重点项目之一。目前,成都已启动建设“三城三都”(世界文创名城、世界旅游名城、世界赛事名城、国际美食之都、国际音乐之都、国际会展之都)行动计划,以新业态培育、多产业创新融合等,打开文旅消费新空间。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