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战略发展>智库报告>

浅谈科普场馆开放合作的几种形式

发布时间:2020-05-09 | 作者:  | 编辑:重庆科协数据迁移

一、开放合作的重要性

作为公众接触科学、认知科学、对话科学的重要场所,科普场馆起着传播科学文化的“窗口”作用。其开放合作,不仅有利于实现科普资源的“互惠共享”,还能拓宽拓展科普的发展道路,进而推动科学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为公众打破思维壁垒、开拓眼界,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其开放合作的重要意义由此体现。

近年来,重庆科技馆以开放的思维引领发展,不断探寻教育活动的形式并付之以实践,先后与重庆自然博物馆、台湾科学工艺博物馆、威尔士科学中心等行业场馆保持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并逐渐形成以“科技馆+”、“互联网+”模式的开放合作之态。

二、科普场馆开放合作的几种形式

(一)馆校合作,助推科研项目成果转化

2018年1月,重庆科技馆携手西南大学首次以数学思维融入科普教育活动品牌,联合打造了“逗趣科学课——奇屋梦想家”活动。此次活动一是以项目为契机,将科技馆的展览资源与高校的科学研发有效融合,使科技馆特色教育活动得到升华,同时助推高校科研项目成果的推广普及。二是邀高校专家坐镇,用数学思维模式,让青少年了解折纸与数学的奥秘,以及现代房屋的框架式结构和房屋承重墙的作用。三是融入PBL教学模式,让青少年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此次馆校合作,既是重庆科技馆着眼国家全面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战略选择,也是促使高校科研项目成果转化推动发展的务实举措,将馆校合作发展推向了新的阶段。

(二)海峡两岸,合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为引导公众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2018年1月,由重庆市科协主办,重庆科技馆承办,台湾高雄科工馆与台湾大学共同研发设计的“森林与我”主题展在重庆科技馆正式开展。展览中,一是借助现代展览手段与展示技术再现森林场景,让身居城市的观众走进“大森林”,通过“闻、看、摸、感受”等多感官体验了解森林、生态和世界的关系。二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配套活动,向公众广泛宣传环保生活理念和生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生态文明风尚,助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的实施。此次展览,更是海峡两岸科普工作者以展为桥,互通有无,探讨学习,加强海峡两岸科技文化交流做出的有益尝试。在加强科技、文化、教育等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为“一带一路”科普场馆建设积极出谋划策,助力两岸科普事业创新发展。

(三)网络科普,打造定制化服务

以学校需求为导向,为目标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2017年10月,重庆科技馆首次依托重庆数字科技馆网络平台,结合实体场馆丰富的展教资,一是将科普资源与学校学科知识有效结合,通过挖掘展厅人体、医学、饮食等展项资源,结合参与大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定制化出题,满足学校的专业性需求。二是充分利用数字科技馆网络平台,让学生通过智能手机进入APP,领取定制版“快乐寻宝”活动任务,再根据系统提示前往展厅进行寻宝答题,实现线上与线下交互。三是结合竞技体验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寻宝过程中科学规划路线、合理分配任务,最终通过团队协作,完成各项闯关任务。此次活动,是重庆科技馆对“寻宝”系列活动开展定制模式的初步尝试,也是重庆数字科技馆积极打造的“线上线下活动的联动平台”,拓展多领域合作的一次全新探索。

(四)虚实共生,探索科普新思路

为积极响应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18年国际森林日期间,重庆科技馆联合中国绿化基金会发起“十万颗科学种子收集计划”。当种子收集足量后,以“重庆爱心市民林”的名义在腾格里沙漠捐种一片梭梭林。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一是结合“蚂蚁森林”等有广大公众参与基础的公益项目形式,使公众迅速产生熟知感和共情体验,以达到扩大科普受众面、提升科普传播速度的效果。二是通过转发、阅读、留言、点赞指定的科普文章,参加现场讲座等不同方式,将公众的每次行为转化为科学种子,以此提升公众的参与感,共同完成“网络植树”。三是通过重庆晨报、重庆科技报、新浪重庆、华龙网、重庆江北微发布等十余家大众媒体和政务平台的自发宣传及主动转载,迅速扩大受众,最终活动参与人次达三百多万,收集科学种子一百一十万颗。此次计划,将收集虚拟种子这一概念与生活中的真实植树有机结合,赋予了线上活动以现实意义,实现了科普对象和科普主体的双向交互,体现了“互联网+”背景下的科普新思路,同时让更多的公众参与到互联网时代下的新科普模式中来。

当今世界,机遇与挑战并存。就各地科普场馆而言,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整合多方资源中,努力形成合力;在交流互鉴中,寻求多元化发展。进而“以点带面,以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共同推动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深入交流与合作,为真正实现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贡献力量。

(陈香桦 重庆科技馆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