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提出尽快使全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为此在基础工程的建设强调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该工程明确提出:“研究开发网络科普的新技术和新形式。开辟具有实时、动态、交互等特点的网络科普新途径,开发一批内容健康、形式活泼的科普教育、游戏软件”。
科普游戏,是以互联网和编程技术为基础,基于美术设计和游戏场景的构建,创作出以娱乐性为基本特点,供人们休闲娱乐,能达到放松身心或者开拓视野的一种数字化游戏。科普游戏是游戏和科普融合的产物,是挖掘科普资源,顺应理念转型,丰富教育手段,进而提升科普效果的一种重要途径。
一、开发科普游戏的必要性
1、科普手段需要创新
随着我国对科普事业的日益重视,要求部分科普业务要通过市场途径,以公众需求为指向,提供形式多样的科普服务,调动公众的科学兴趣。随着电子游戏的极速发展,其一些特征适应了科学普及的需要,游戏寓教于乐,顺理成章地成为科普最好的表达方式。
2.游戏的受众群体和多感官体验适应科普需要
我国电子游戏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规模显著扩大,游戏用户群体持续快速增长。青少年是电子游戏的主要受众群体,电子游戏已越来越成为公众尤其是青少年不可或缺的休闲方式。而我国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把提高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作为重点,因而电子游戏的受众群体与科普的目标人群是相契合的。
近年来,随着新科技的不断发展,游戏引擎技术的提升,电子游戏给玩家带来的感官体验程度越来越高,向受众传递科学信息可获得较好的效果。此外还出现利用体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技术集成,通过对现实环境的虚拟营造来教授知识技巧、提供专业训练和模拟的“严肃游戏”。严肃游戏借鉴了传统游戏的部分娱乐元素,将枯燥耗时的学习过程融入娱乐之中,既能让人全身心投入,又能引人反思、寓教于乐。结合虚拟现实交互设备的严肃游戏可以模拟化学实验、航空航天、虚拟驾驶等过程,满足了科普教育中科技培训的需要。
二、科普游戏的特点
1.以科普为目的
科普游戏是以科普为目的而设计研发的游戏种类,这要求游戏内容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和教育性。区别于一般游戏,为充分发挥游戏娱乐性功能而设计游戏内容,更容易为全社会所接受,特别是那些认为青少年深受不良游戏毒害的家长和老师更会对科普游戏情有独钟。
2.易于传播
科普游戏可通过互联网数据传输下载文件的方式进行传播,易于推广,因而科普游戏的科普受众更为广泛。
3.具有较强的趣味性
游戏作为人们主动参与而获得快感的娱乐方式,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娱乐性和互动性,对用户富有吸引力。科普采用游戏的方式,正是吸收游戏的特性,在娱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发挥科普功能。区别于传统科普形式,科普游戏因其娱乐性和趣味性而更容易为受众(特别是青少年)所接受,符合国家“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应当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的要求。 基于以上特点与优势,结合科普和网络游戏的现状与发展,科普游戏将在科普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将成为游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科普游戏的发展趋势
1.科普游戏注重沉浸式游戏体验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虚拟现实技术,利用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以及高分辨显示技术,生成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使用者戴上头盔、数据手套等传感设备,或利用键盘、鼠标等输入设备,便可进入虚拟空间,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在科普教育中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营造沉浸式的学习环境,将成为未来全面学习的可行途径。
通过构建沉浸式的体验环境,将抽象、晦涩难懂的知识以更生动、直观、全面的方式呈现,用沉浸式体验增强科普受众的代入感。虚拟现实技术元素所产生的可视化效果,能大大增强受众对于抽象概念和不可见现象的感知,为其提供多感官的刺激,以第一人称的角度置身其中,使其学习科学知识和培养科学兴趣。科普游戏可以构造一个很强大的虚拟世界,更为形象地展现科普知识。
2.科普游戏将呈现智慧化发展
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5G、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的深入应用,智慧化也将是科普游戏化发展的重要趋势。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等,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物品与网络的链接,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5G是指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峰值速率将达到每秒数十Gb,比4G网络的传输速度快数百倍,提高了我们的网上通信速度,加速了万物智联时代的到来,也将为科普游戏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未来的科普游戏将提供更流畅的游戏体验,更具交互性真实感,更符合新时代的科普需要,为科普提供前所未有的传播渠道,科普游戏市场必将具备持久的生命力。
(王雪颖 重庆科技馆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