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战略发展>智库报告>

科普信息化对科学普及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0-03-12 | 作者:  | 编辑:重庆科协数据迁移

科学普及满足的是社会广大人民群众在科学知识和技术方面的需求,以提高公众素质和推进社会进步为目标,科学普及传播的知识、信息、技术和作品等具有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特性,从国家建设、治理方面属于文化教育事业范畴,是一种公共管理事业。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普由传统纸质为主导媒介正逐渐转变为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多种数字媒体相融合,由传统的以线下为主转为以线上为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大数据科普模式。科普信息化是传统科普的创新,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带动科普升级的必然趋势。

一、科普信息化建设内容

科普信息化建设工程遵循“科学权威、互联互通,内容为王、渠道为重,融合创新、迭代发展“的方针,突出科普内容建设,充分依托现有企业和社会机构,借助现有传播渠道和信息服务平台,统筹协调各方力量,融合配置社会资源,建立完善科普信息服务机制,充分激发科普的市场活力和社会公众创造力,培育科普信息化新兴业态,细分科普服务产品,泛在和精准满足公众多样性、个性化获取科普信息的要求[1]。

二、科普信息化特点

一是及时性。科学技术涉及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传播更新速度快、传播信息加工周期短、信息覆盖范围广等优势,为人们提供了及时便捷的科普途径和渠道。特别是面对突发疫情、地震等自然灾害及公共安全(卫生)事件,借助互联网能开展有关预防、急救、灾后重建等相关科学知识和技术是最好、最快、覆盖最广的办法。二是便捷性。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整体学习的时间缩小,碎片时间增加,大部分人都选择在线下闲暇时间学习了解最新动态。依靠(移动)互联网建立的科普信息化平台传递的科学知识和技术为人们学习提供便捷的途径,形成了“微科普”形式的传播模式[2]。三是参与性与互动性。相较于传统科普途径,信息化平台更容易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收集和分析人们个性化的需求和兴趣以及对社会或科学现象的提问,所有大众都是信息的创作者、传播者、学习者和管理者,能更好的搭建大众间互动交流的良性平台,调动大众参与的积极性。

三、科普信息化在提升科普有效性方面的思考

(一)整合共享社会资源提升科普信息化建设认知

大数据时代下,科普的信息化建设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在具体建设发展中,由于信息化建设的复杂性、系统性,所以科普信息化建设的难度较大。而要想进一步提升科普信息化建设效果,必须将信息化建设理念全面融入到信息化建设中,必须重视对资源的整合和共享,通过对不同社会资源的整合,联合不同的社会资源,不断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认知和重视水平[3]。

(二)持续强化科普内容建设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促使资源传播媒介朝着多元化、多样性的方向发展,也促成了科普工作开展的新渠道和途径。因此,应重视对新媒体科普资源的开发,实现多渠道加强公众认知,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到科普图书、科普作品、科普应试、科普创作等活动之中。结合新媒体资源将相关科普信息第一时间传递给公众,以此有效提升科普效果,为科普信息化建设提供巨大助力。

(三)注重科普信息化人才培养

科普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科普人员的素质能力关乎到科普工作开展效果,并对科普信息化建设效果产生影响。所以,要想进一步实现对科普信息化建设效果的提升,必须重视对核心技术人才的培养,以期科普工作能够更好的服务社会。[3]一是基于对大数据技术、信息技术特点的明确,制定完善培养模式;二是结合对现阶段科普市场业务需求分析,以此为依据进行培养目标的制定。在构建良好氛围环境基础上,培养信息化平台建设所需的专业科普人才队伍的建立,进而为科普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四、结语

信息技术的科学应用,促使科普工作朝着信息化、科技化、全面化的方向不断迈进。信息化技术可以助科普一臂之力,多维度提升科普工作有效性和科普资源利用率。这需要全民努力,争取早日实现“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协技术协会官网.科普信息化建设[EB/OL].http://www.cast.org.cn/art/2016/8/8/art_533_39946.html

[2]孙岩.基于新公共管理视角的科普信息化平台建设优化研究--以许昌为例[R].2017.5/:17-18

[3]何艳丽,赵慧敏.关于大数据时代科普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企业与管理,2019(6):212

张婕 重庆科技馆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