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以来,为期一周的脆李科普宣讲拉开了春耕生产的序幕。为将疫情防控社会宣传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巫山县农学会、县畜牧协会、县果品产业发展中心、县烟叶生产管理中心及乡镇(街道)科协等30余个单位,发动2万余名科普志愿者走进田间地头,用实际行动助力春耕生产。 “你看,这些朝天长的营养枝,要全部剪掉,枯枝也要剪掉……”,巫峡镇柳树村,科普志愿者们在田间地头手把手教果农对脆李进行修枝剪型。志愿者们在基层一线为农民朋友提供“保姆”式服务,当好农民朋友“技术保姆”,成为缺乏劳力的贴心人和“主心骨”。
后期还将持续开展“巫山本土专家网络课堂”连线千家万户行动。每周一、三、分五分批组织卫生、农业等系统专家定点备课、定时试讲,定期深入田间地头,现场录播农技技术。技术传播方面,一是在县级传统媒体、新媒体开辟网上学习通道,方便群众随时随地学习防疫、农技、春耕备耕知识。二是坚持“条块”结合,行业协会、乡镇科协一起参与,组建20余个科普志愿服务小分队,利用晚上群众休息时间,启动夜间7点半网络空间直播课堂,发动24个乡镇10余万户群众,以家庭为单位,通过手机视频、电脑、村村响等工具,全面深入学习防疫知识,脆李、核桃、柑橘、中药材、烤烟等产业种植、管护技术,以及山羊、生猪等畜牧抗病、增膘、提质等养殖技术。
(向君玲 巫山县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