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土生土长的农技人,把自己的技术知识奉献给了家乡,把乡土当成自己服务三农的“试验田”;他是远近闻名的兽医,生猪养殖、畜牧疫情防控都是他的“绝活”,在种养殖户心目中他是公认的专家;他还是一名农技干部,平凡的工作中处处彰显对农民的牵挂对农业的热爱。他就是万盛石林镇科协兼职副主席、农服中心副主任杨廷灿。
深钻细研,争当农技“尖子生”
1988年,他从南桐中学高中毕业后,到南天乡畜牧兽医站工作。从1名学徒工到初级技师,从中级兽医师到副高级兽医师,从事畜牧兽医工作31年里,他在技术领域没有停滞,而是把理论融入实践,结合石林镇实际,推广畜牧兽医新技术,积极参与区级农业“丰收计划”和“两新技术”工作,在生猪饲养、家禽育养等方面屡次获奖。除了书本知识,他还向业内老师学习,积极参加市、区业务培训,从实践中摸索,不断掌握畜牧兽医技术、疫病防控技术、发展畜牧生产的工作方法。2010年度被重庆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评为先进个人,2011年在全市基层动物防疫人员知识竞赛活动中,荣获“优胜个人” 称号,同年在区《蛋鸡高产综合配套技术推广》项目中获得三等奖,在区《适度规模养猪配套技术推广》 项目中获得二等奖,在区《生猪养殖场规范化饲养管理技术推广》项目中获得三等奖。在2017年度“两新”项目《山羊布病综合防控和净化技术应用试验》中获得三等奖。随着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累,他还积极探索钻研,撰写的《一例仔猪副伤寒的诊治》《家猪放养技术》《猪瘟病毒持续感染与猪瘟预防控制》《防疫检疫工作对动物性食品安全的重要性》等论文先后在《畜牧市场》《当代畜牧》《农家致富顾问》《畜牧兽医科学》等市内外刊物得到发表。他把职业、专业和爱好完美结合,面对各种荣誉和头衔,他总是说,搞技术的人不钻研、不熟悉、不实践就会停滞不前,就会缺乏指导种养户和群众的“资本”。
发挥专长,精进业务为“三农”
身为农技干部,他格尽职守,强化主责主业,认真落实党和政府“三农”政策,从严执行畜牧直补政策,积极宣传推广规模养殖,上门提供技术支持,使全镇规模养殖逐年上升,近年来石林镇生猪、牛、山羊、土鸡养殖居万盛之首,经济效益显著。工作中,他眼向下看、腿向下迈,只要养殖场、养殖户需要,随叫随到,从不拖延,真正把身心放到了农业工作的第一线。2014年,他被选为万盛经开区小微企业创业指导员,对口帮扶6户养殖场,无偿帮助解决生产及经营中遇到的专业技术问题。无论是帮扶户还是全镇其他养殖户,他都尽心尽力,指导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切实为他们把好引种关、饲养关、免疫关,手把手辅导传授动物疾病诊疗技术。特别是脱贫攻坚工作中,在畜牧科技扶贫上,为贫困村争取项目资金,成功引进并养殖康杜土鸡、波尔山羊,取得明显效益。技术钻研与惠民为民两手抓,让他在重庆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的工作开展中连续6年考核优秀,在镇工作的年终考核中2年评为优秀。
一线指导,防控春耕两不误
“防疫就是增收,少死就是增效”,这是疫情期间对养殖业的生动写照。他把这个理念践行在行动中,疫情期间对全镇畜牧养殖户进行逐户排查,强化防疫操作规程,严格防疫剂量、防疫部位、防疫登记,做到了准确无误,切实保证免疫质量和密度,保证了全镇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在其他同事被抽调到村社摸底后,他1人担负了全村畜牧养殖场所消毒指导工作,一对一上门服务成了疫情防控期间的常态。为保障农资供应,他主动协调农资销售点,检查肥料、种子、农膜等春耕生产农资的质量和贮备情况;帮助联系肥料、种子、农膜等春耕生产农资配送,为蔬菜种植大户线上线下销售牵线搭桥,到村到户了解查看田土翻耕情况并指导春季农作物的生产管理,推动全镇农业生产不误时不误事。
面对成绩,他云淡风清,面对同事,他总说只有沉得下心静得下气,才能在自己的领域立得住脚。农技人要让脚淹在泥巴里,这才能真正接地气。
(吴红亮 万盛经开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