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战略发展>智库报告>

促进万州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1-17 | 作者:  | 编辑:重庆科协数据迁移

《万州区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将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打造成在全市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目标。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技术和人才,在万州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技术与人才相对缺乏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大万州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力度尤为重要。

一、存在问题

(一)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企业自身创新能力较弱。万州智能制造装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总体偏弱。目前,万州智能制造装备企业尚无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导致企业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平台对接能力不足。其次是人才缺乏问题突出,以万州某智能制造装备龙头企业为例,该企业员工近600人,仅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0人,其中硕士7人,没有博士。

(二)创新资源对接不足,区内有效协同创新不够。与大多数同类型城市相比,万州科技创新资源拥有量相对丰富,现有高等院校7所、区属科研院所6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3家、区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市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9家、市级中小企业研发中心6家,博士(生)工作站7个,市、区级院士专家工作站5家,各类科技人员达到6.4万人。但是科技创新资源在区内没能有效协同,导致企业舍近求远到区外、市外去租用设备,没能为万州企业创新提供方便快捷的科技支撑服务。

(三)自发协同创新较多,协同创新持续性较差。一是协同创新的载体过小。企业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多数以具体项目为载体,缺乏从产业整体发展需要的系列关键技术创新和发展方向的全面、系统协同创新。二是缺乏核心协同主体。企业在技术创新中,与不同的高校、科研院所同时在不同的项目开展协同创新,未能形成企业的核心协同单位,导致协同创新止于项目而难以深入持续。三是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功能弱化。企业重点关注技术攻关、技术转化和经济效益,忽视了协同创新对企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功能,协同创新对企业创新人才培养不够。

二、主要原因分析

(一)科技创新资源统筹协调管理不够。一是因科技管理体制条块分割等多方面原因,科技创新资源在各创新主体之间未能有效互通,造成科技创新资源供给与需求脱节。二是科技人才共享不足。只有个别单位在尝试与高校联合形成攻关队伍,绝大多数万州企业、高校等科技人才集中的单位,没有形成人才互通共享、协同攻关的长效机制,导致本就稀缺的创新资源分散配置,降低了企业和高校的创新能力。

(二)缺乏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科技项目载体。现有区级科技项目主要以企业为申报主体,重点面向技术攻关等实际生产应用问题,没有专门针对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的资助,导致企业重视项目申报而忽视协同创新,即使在项目申报过程中,要求有相关高校或者科研院所参与,也仅仅是面上合作,缺乏深层次的人才、设备、成果等方面的共享和协同。

(三)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激励机制不完善。万州区现有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激励政策主要针对企业,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激励不够。如“对高等院校在万建设面向战略新兴产业、先导产业的行业中试中心、检测(检验)中心,经评估后,每年对其运营费用给予最高20万元的补助”。补贴标准较低,且缺乏针对高校牵头组建的协同创新中心的激励。激励机制不完善,导致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之一的高校缺乏积极性,难以与企业形成稳定、可持续、有保障的合作关系,其主动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工作较少。

三、对策建议

(一)设立地方性协同创新资助项目。以全面提升万州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水平为目标,设立万州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资助项目。同时,加大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资助力度,延长资助年限,让企业和相关协同主体构建紧密的协同创新关系,探索长效协同创新机制,增强协同创新在企业人才培养、研究能力提升、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作用。可以参照重庆市协同创新项目的运行办法,先期在万州资助1-2个协同创新中心。

(二)优化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激励机制。完善现有激励政策,加强对高校的激励。可以依托在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组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协同创新平台,有利于高效引进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为我所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区内科研力量不足的问题。建议以重庆三峡学院为依托,建立政府、企业和高校分工合作的对外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形成“企业提需求,三峡学院牵头协同企业和其它高校联合攻关,政府补贴经费”的长效合作机制。可采取政府补贴研究经费给高校,研究成果归合作企业的模式来提高合作的实效性。

(三)激励协同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针对万州没有国家级高端企业研发平台的实际,通过政策和资金介入,以龙头智能制造装备企业为主体,鼓励企业与在万高校联合组建科技创新研究队伍,联合投资建设高端研发平台,针对企业长远发展技术需求持续开展研究,使企业与高校的科技创新协同更加密切和有效,并形成二者长期合作的良好局面。统筹协同主体资源,整合各方创新资源共同申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万州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搭建高端对接平台。

                            (万州区科协撰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