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战略发展>智库报告>

浅议新媒体环境下科技馆科普教育形式的转变

发布时间:2020-01-13 | 作者:  | 编辑:重庆科协数据迁移

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的,是除了电视、广播以及报刊等传统媒体形式之外的新兴媒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对新媒体的定义为: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新媒体主要包括多媒体、网络平台、虚拟现实、智能化等等。新媒体技术的运用极大推动了诸多行业的快速发展,科普教育的方式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多元、平等、互动已经成为了科学普及的新趋势。科技馆是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是提升公民科学文化素养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科普基础设施。面对公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科普需求,科技馆应不断把握新趋势,紧跟科普教育走向,积极探索科普教育新形式,适应环境趋势的变化。

一、分类

1.多媒体

多媒体是现代科技馆传递信息最主要的信息载体,一个完整的多媒体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具有集成性、控制性、实时性和交互性。

2.网络平台

互联网是数字化科技馆的基础平台,而网络技术则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借助网络平台,可以在网上开展实体场馆中能展示的展品,开展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科普工作。

3.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是一种模拟人在自然环境中视、听、说、动等行为的高级人机交互技术,它以模拟方式有效地为公众创造一个实时反映物体变化与相互作用的三维图像世界。

4.智能化

智能化是指系统通过增加智能模块,实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拥有灵敏的感知功能、正确的思维和判断能力以及有效的执行能力。比如,现代科技馆中展示的展品中有很多是机器人,通过计算机编程,增加一些智能模块,可以实现人与机器人的对话、对弈,机器人画像、跳舞等功能,大大激发了公众对科学的兴趣。

二、新媒体技术在展览展示中的应用

新媒体技术为科技馆展览展示提供了更便利的技术平台。将科技馆展品引用多媒体、互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技术,能够不断丰富科技馆的展示形式,提升科技馆展览的教育效果。多媒体技术让科技馆的展览策划更能突显“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无论是在环境营造还是互动体验方面,这一理念贯穿始终。例如语音识别技术、姿态捕捉技术、传感技术、3D 技术能够大大增强来馆观众的沉浸感,不断增强观众的好奇心,形象生动的表现形式减少了科学的距离感,提升观众的感官体验。同时,在展示中融入情感元素,让科学与艺术相互渗透。另外,运用云计算技术、5G 、二维码等技术,提供公众交流的的平台,实现多方讨论与交流的机会,让科技在个体渗互动过程中产生增值。

与展品间的人机对话让孩子们乐此不疲,这比传统展览展板+展品的单一表达可以说是天壤之别,观众不但能看、还能听、还能参与展项游戏和互动,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三、新媒体技术在科学教育方式中的应用

新媒体技术让科技馆的科学学习方式更为丰富。学习者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的科技前沿动态,体验最新的科技成果。通过智能手机APP如微信、微博、BBS等多种途径讨论交流、反馈信息,对关注的信息进行互动,表达观点。通过网络交流,科技馆可构建网络交流互动平台,让学生在学习之余研究探讨,让其在交流探讨的同时,加深对各种科学原理和科学知识的理解。学习方式的改变促进科技馆教育方式更新教育理念,为学习者提供更为便捷的教育环境,促进教育方式多元化。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引用教育APP软件,让学习者在教育活动中直接使用智能手机或者电脑,根据学习内容或学习目标获取学系信息或资源,进行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整合参观和学习单功能,提高教育活动的趣味性,增强学习者的自主探究意识。这种学习方式能从学习者的内在需求出发,体现了科技馆教育个性化、共享性的特点。

四、结语

新媒体技术是科学技术发展不断取得创新的结果。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服务功能,强化科技馆的科普教育功能,为观众提供更加全方位、个性化、多元化的服务,是非常必要的。新媒体的介入是科技馆发展的必然,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有益于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新媒体融合将成为科技馆创新发展的新动力。

(王雪颖 重庆科技馆)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