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万盛经开区科协充分科协联系广泛、智力密集优势,针对青少年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加强外引内联、上下联动、横向协调,突出精心、精细、精准三大特点,在全区中小学校组织开展10场院士专家进校园活动,惠及师生近3000人次,在广大青少年中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科普热潮,院士专家进校园活动逐渐成为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提升科普社会效益的重要活动载体。
坚持需求导向 内引外联精心部署
“黄老师,我现在上高中,成绩一般,感觉未来很迷茫”“黄老师,我的梦想是当兵”“黄老师,听了您的课我觉得又有学习的信心”……今年10月17日,重庆市院士专家团成员、生涯规划专家黄子华博士在进盛中学做《职业生涯早规划》专题讲座时,同学们踊跃发言、精彩互动,该课程受到师生的热捧和点赞好评,学校负责人在课后强烈要求将该项课程纳入明年高三学生科普讲座重要内容,这是院士专家进校园活动的一个缩影。
为强化科普进校园活动针对性、实效性,突出科普教育社会价值,区科协坚持需求导向,今年年初,先后与区教育局、区内部分高中、初中、小学负责人进行座谈,征求关于课程设置的意见建议。为争取更多更好的科普资源,区科协加强与市科协、市老科协沟通联系,及时对接需求,确保课程设置科学化、价值最大化、资源最优化。结合地方科普实际,区科协积极用好区内科普辅导员、科技工作者优势,让专家进校园既“接天线”又“接地气”。《我的青春我做主》《走进科技创新、开启智慧之窗》《关心健康、爱护眼睛》等10场科普讲座涵盖心理、科技、医疗、应急等科学知识,切实为校园带来了一次次科普盛宴。区科协主席邹红说,院士专家进校园活动是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载体,用好用活专家智力优势,重在部署,精心安排,下一步,还将以校园科普需求为导向,结合科普活动日、科技活动周、五四青年节等重点时段,组织院士专家进校园,把科普知识真正送到青少年的心坎上,帮助青年一代筑梦飞扬。
围绕中心大局 上下联动精准科普
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创新发展的两翼,要将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位置。区科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接长手臂,扎根基层,将科普工作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结合起来,精准做好科普活动从沟通到确定到对象选择等各项工作环节。在院士专家沟通上,注重介绍全区的基本情况,学校的需求;在题目选择上,结合全区3+3产业发展布局,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等内容纳入科普活动中;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将垃圾分类作为科普热点,争取老科协支持,邀请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来区讲座;在科普对象层次上,根据青少年不同年龄层次和兴趣点,将科普活动分类安排进小学、初中、高中。
9月19日,中科院老专家科普报告团成员、德国汉诺威大学自然科学博士、环境科普学者李皓走进万盛49中学开展讲座,在为670多名师生讲解《让城市和乡村告别垃圾污染》过程中,李浩博士从垃圾产生、垃圾分类、如何开展垃圾分类、如何减量垃圾等方面,通过举例子、列数据、作对比,图文并茂向孩子们讲解垃圾分类重要知识点。当日报告厅座无虚席,在与孩子们互动交流中,李教授倡导同学们垃圾分类从自身做起,用点滴行动影响家人、带动更多社会人参与这项工作。区科协主席邹红说,科普工作就要体现知识价值、生活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未来发展价值,符合大局、顺应主流,才会让院士专家进校园活动更具有生命力。
弘扬科学精神 搭建平台精细服务
区科协将院士专家进校园活动作为广泛传播科学精神和科学知识的重要抓手,结合全国科普活动日、科技活动周、5·12防灾减灾日、反邪教宣传月等活动契机,搭建平台,多方协同,抢抓时机,精细服务,精细宣传,以讲座互动方式引导青少年理性思维和思考,以宣传信息方式强化创新发展的氛围营造。区科协副主席陆克平说,院士专家进校园活动不仅送来了科学知识,更彰显了科学为民惠民服务人民的价值属性,强化了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针对现代人焦虑抑郁的多发现实,区科协在“世界睡眠日”“世界精神卫生日”期间,对接邀请心理专家为青少年作心理辅导,梳理一些现状现象,帮助更多青少年认识个人的心理现状,找准调适疏导的办法措施。结合科学技术发展历程,院士专家在讲授科普专题过程中引入大量科学家的先进典型事例,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青少年向先进学习、树立正确价值观。市院士专家团成员、万盛49中学科技教师明亮说,参与这样的活动,也让我们基层科技工作者接受了教育,看到学生们对科学的热情,让我们认识到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和担当。心理咨询师姚元望说,进校园科普活动其实是双向利好的过程,我们也能活动中了解到不同人群的心理问题,对我们研究思考也很有启发作用。在全国科普活动日、科技活动周期间,区科协联合教育局、公安分局密集组织了4场院士专家进校园活动,通过科技工作者与同学们的互动,展示科学家形象,为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点燃星星之火。区科协主席邹红说,下一步,我们还将联动用好用活院士专家进校园活动这个载体,分时段分层次分类别开展科普,让科普进校园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鲜活,对象更加拓展,让创新土壤在校园内精耕细作,发挥光合作用,提升广大青少年科普获得感。
(吴红亮 万盛科协供稿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