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越来越深刻,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可以说,现代生活中网络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因此,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增强“四力”的要求,如何顺应时代发展,在做好传统媒体宣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媒体的优势和特点,加强和创新思想宣传、科普宣传、科技传播工作,更好地为提升公众科学素质服务,是摆在科协工作者面前的课题。结合渝中科普宣传实际,谈几点粗浅认识与建议。
网络宣传的主要优势及特点
网络宣传借助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相对于传统媒体宣传,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一)网络宣传是多维宣传
传统媒体是二维的,而网络宣传是多维的。互联网络具有文字、图片、色彩、电影、三度空间、虚拟现实等功能,它的宣传载体基本上是多媒体、超文本格式文件。通过它,可以让受众非常方便地看到宣传内容,而且可以加入声音、图片、动画和影像信息,达到真正的“有声有色”,大大增强宣传的实效,使受众能更加直观的体验。
(二)网络宣传具有交互性和纵深性
交互性强是互联网络媒体的最大的优势。它不同于报刊等传统媒体的信息单向传播,而是信息互动传播。通过链接,只需简单地点击电脑鼠标、手机APP,就可以从网络、网页相关站点中得到更多、更详尽的信息,将信息传播向纵深延伸,大大增加了信息传播容量,使受众接收到海量资讯。
(三)网络宣传的受众关注度高
以电视与网络为例,有资料显示,电视并不能集中人的注意力,观众在收看电视时,有的人同时在做家务,有的在阅读,有的在吃喝,有的在烹饪,有的在打电话,有的在玩赏……而多数网上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手机上网时专注浏览,很少做其它事情。
(四)网络宣传拥有接受力强的群体
网络宣传往往与第一时间传播新信息、新事物联系在一起,而时常关注网络的群体,接受新知识、新事物、新观念的能力也最强,这是开展宣传不可多得的优势。
(五)网络宣传传播范围广、不受时空限制
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网络宣传可以瞬间将信息24小时不间断地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从传播方式来说,这是传统媒体宣传所无法比拟的。
(六)网络宣传制作成本低、更改方便灵活
网络宣传的制作周期短,即使在较短的周期进行宣传,也可以根据需要很快完成制作。宣传资料一旦放在网页上,不仅立即开始发挥效用,更可随时更新、更正、省时省力,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及印刷费用。反观传统平面媒体,其宣传制作成本高,周期固定,无法更改。
开展网络科普宣传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各级科协充分运用网络的优势,积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网络宣传。重庆市科协以“重庆科协网”为主阵地,即时开展科普宣传;开通了政务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定时推送科协动态、科技人物、科技前沿、科普基地、生活科普等相关文图、视频和语音信息;创建重庆Q博士科普微博,发布科普小知识;在华龙网、新华网、中新网、科学网、人民网等网络媒体刊发科普信息,扩大了影响,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从渝中区情况看,各级科协、相关部门结合职能,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加大了网络科普宣传力度。区科协积极向中国科协网、重庆科协网、人民网、新华网、华龙网等媒体,以及渝中区政府网、渝中新闻网等内宣、外宣门户网站报送科普动态信息。仅2018年,区科协与区新闻信息中心加强协作,推进电视、报纸、网络“三位一体”科普宣传。在“渝中有线30分”中播出“科普大蓬车”、“科技与生活”等科普专题片共24次;在《渝中报》开办“科普生辉”专栏55期,“在渝中”APP、渝中手机报等媒体发布科普信息168条(次)。在中国科协网、重庆市科协网登载渝中科普信息124篇,华龙网、区政府门户网等主流媒体登载264条(次)。通过多种宣传形式,加强基层科协和科普活动的报道。区委宣传部、区委组织部、区教委、区环保局等《纲要》成员单位结合职能特点,在渝中学习网、渝中教育网、渝中环保政务微博开设了“科普教育”、“科技百科”和环保小知识等专栏。在大溪沟街道人和街社区等基层社区,科普志愿者利用社区建立的社会科普大学电脑班、绿色网吧,定期组织居民培训电脑知识,指导居民上网“冲浪”,让他们在网络世界里学习更多的卫生健康、低碳环保、食品安全等科学知识,扩大了科普宣传阵地。此外,区科协根据互联网广泛运用的趋势,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在机关、街道社区、科技特色学校累计建成67座“科普文化重庆云”信息终端,广泛普及前沿科技、生活百科、节能环保、保健养生知识。实现资源共享。实现科普信息实时推送,提高传播效率,拓宽了宣传渠道。
加强网络科普宣传的对策建议
由于网络传播快、扩展广的特点,既给科普宣传带来发展机遇,但在实际工作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使科普宣传面临困难和挑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进一步做好网络科普宣传工作。
一是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筑牢思想防线。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市委、区委有关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精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落实“两个维护”的要求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为宣传工作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要加强对政府门户网站、部门网页等内宣、外宣网络,经及“科普文化重庆云”等信息终端的管理。宣传部门、各级科协必须从高度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心出发,加强网站管理,才能做好网络科普宣传。同时,要积极探索,创新网络科普活动的策划实施。丰富传播的方式方法,抓好宣传的前期调研、策划、实施和后续评估总结等各个环节,才能达到宣传目的,增强科普宣传效果。例如,2018年来,区科协与区新闻信息中心联合,连续两年开展了全国科普日期网络科普活动,通过“在渝中APP”网络平台开展网上科普知识有奖竞答,提高市民群众参与科普兴趣,扩大科普宣传影响。
二是加大人力和资金投入。各级科协、相关宣传部门普遍存在“人少事多” 、“一岗多责”的现象和经费不足的情况,制约了宣传工作的开展。近些年随着各级党政的重视,这些情况有所改善。但是,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网络技术日益完善,受众群体需求日增,这些因素,客观上要求各级科协、相关宣传部门必须从思想上进一步提高对网络科普宣传的认识,必须进一步加大人力、资金和设施等各方面的投入,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才能保障网络科普工作的长效开展。
三是加强网络科普宣传队伍建设。要搞好网络科普宣传,必须熟悉党和国家的科技科普工作的方针、政策,具备一定的科技知识,精通科普宣传业务,掌握网络信息技术、这对科普宣传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工作中,在方针政策、科技知识、宣传业务和网络技术各个方面都人才还不多。因此,必须引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加强现有宣传队伍的培训,着眼于建设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宣传队伍,提高能力素质,才能为网络科普宣传提供保障。
何仕明 渝中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