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文化>论坛>

浅谈加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的对策

发布时间:2019-11-26 | 作者:  | 编辑:重庆科协数据迁移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农技协)是改革开放后广大农民为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我服务、自立发展、自负盈亏的农村专业技术经济合作组织。它是以农民为主体、农村技术能手和专业科技人员为骨干组成的社会公益性科普团体,具有技术经济和民间社团双重属性。 

一、长寿农技协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和工作的重心,各项扶持政策不断向其倾斜,同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技协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有的农技协挂上专业合作社的牌子,有的直接转为专业合作社,有的农技协仍在两者之间犹豫徘徊或只有农技协牌子,协会名存实亡。长寿农技协发展起步较晚,从2014年开始发展,目前为止,长寿区保留农技协牌子并按时年检的农技协仅有17家,会员1600余人。

二、长寿农技协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成立农技协组织的目的不是很明确,管理不规范

早期成立、目前尚存的农技协,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还能坚持开展一些技术指导、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农资统一采购、产品销售等服务,其余的基本上没有开展活动,究其原因,主要是这部分农技协自成立之时就不是很清楚为什么要成立农技协?成立农技协干什么?能干什么?之所以成立农技协,一方面是科协等有关部门的动员和街镇的要求,另一方面成立农技协有利于得到科协、农业部门等有关部门的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等服务。争取得到有关部门一定资金、项目及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因此,这部分农技协就难得去考虑农技协的运作及农技协作用的发挥,以至许多名单上的会员根本不知道有这个协会,更不知道自己被会员了。部分成立了的农技协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有的虽有章程,但章程不够规范,许多流于形式,没有按照章程规定正常开展活动,有的成立之后很少开展活动,协会自成立之日起基本处于停顿状态。

(二)新形势下农技协的重要作用还未被充分认识,对农技协的发展重视不够

尚存的农技协仍习惯按原有农技协的运作模式思考农技协的发展,由于缺乏对新形势下农技协如何发挥协作和服务的作用的充分认识,加之,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有法可依,依法发展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为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重点,农技协等农村专业协会的发展逐步边缘化,造成一方面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难以顾及农技协的发展,另一方面科协组织又一支独秀大力推进农技协的发展,而又难以推进的尴尬局面,以至许多农技协名存实亡。

(三)规模较小,会员素质偏低

长寿农技协大都规模小、组织松散,农技协组织的作用难以得到发挥。会员普遍知识面较窄,掌握的科学技能较少,从而造成了思路不宽,商品意识比较薄弱,仍习惯于单农独户的生产经营,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的状况。加上大部分农技协缺乏有效的服务手段和能力,许多会员还是认为各干各的好,对农技协组织缺乏依托感,也制约了农技协组织的发展。

(四)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社会化服务程度低

农民经营、生产、销售过程得不到有效的社会化服务。大部分地区农业产业化水平还不高,农业生产规模小,主导产业不强。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相互脱节。农民在很大程度上尚未跳出小农意识的影响,合作意识较弱,加上社会化服务体系滞后,直接影响着这一农民组织的发展。

三、推进基层农技协发展的建议

(一)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基层农技协应当主动争取本地区党委和政府支持,切实贯彻党和政府有关“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积极主动融入到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工作中,为当地农民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带动地方农民通过科技增收致富。

(二)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基层科协组织作为主管部门不仅要为农技协广大会员构筑一个学习、交流、协作的平台,在市场信息、人才培养、成果应用、政策咨询等方面也要实现资源共享,促进组织之间、会员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发挥好科协是桥梁纽带的作用。

(三)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要主动同有关高校(科研院所)联系,争取成为技术指导单位或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通过高校科研院所这个渠道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增加产品科技含量,提升农产品品质,打造升级版的农技协;要主动与相关学(协)会协作,通过加强各相关学会的科技工作者与农技协、广大会员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使广大科技工作者及时了解农民群众在技术上的所需所求,有针对性地传授实用技术,帮助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通过现场服务,了解和掌握制约农业生产发展中的政策和措施等方面的问题,并通过相关的渠道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基层科协组织要经常性开展研究农技协发展中的理论问题,帮助解决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发挥农技协的整体优势和作用,促进农技协健康有序的发展。

(四)开展科普宣传教育。基层科协要指导农技协发挥好科技的平台作用,开展好科普宣传教育,向广大会员及周边群众传播科学知识,特别绿色发展的理念,努力提高广大会员的科学素质;继续组织开展实用性技能培训,提高广大会员的生产技能和掌握新应用技术的能力;组织和动员广大会员积极参加产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为发展农业产业做出贡献;维护广大会员的权益,履行好监督职责。

(黄国文  长寿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