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文化>论坛>

在新形势下开展基层科协工作的路径思考

发布时间:2019-11-22 | 作者:  | 编辑:重庆科协数据迁移

党的十九大强调,群团组织要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示,群团组织改革要注重夯实群团工作基层基础,科协工作的基层基础就是基层科协组织。基层科协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科协的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是否敏感、是否通畅,决定了科协系统这个肌体的健康程度。

在深入调查丰都县基层科协工作的基础上,我们检视了新时代丰都县基层科协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深刻认识到提升基层科协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并认真研究提升基层科协工作的路径对策。

一、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一)县级学会运作不佳,处于休眠状态。根据县民政局社团登记数据显示,属科协服务的学(协)会数量正在大幅度减少,其中:2016年有19家、2017年13家、2018年10家,但能正常进行组织运作、开展学术交流、参与社会服务等活动的只有3家。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我们服务学会举措不多,平台搭建仅限于“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学(协)会QQ群,服务内容和方式缺乏创新。二是与学会间存在管理阻碍,名誉上是上下级,而实际上属业务主管部门领导,受民政局监督管理,人、财、物和科协全无关系。三是学会体制问题,目前成立的县级学会均为部门挂靠体制,2014年清理领导干部在社团兼职后,学会组织更是缺少活力,加之缺乏活动经费支撑,机构形同虚设。

(二)镇街科协工作意识不强,发挥作用不充分。乡镇(街道)科协是科协系统的基层组织,县科协与乡镇(街道)科协主要是业务指导关系。近年来,我们紧密结合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依托“全国科普日”平台,重点与三建乡、兴义镇、仙女湖等联系开展活动,但明显侧重于贫困乡镇和帮扶联系乡镇,对大多数乡镇(街道)科协工作缺乏指导,导致丰都乡镇(街道)科协:不知道做什么?不知道怎么做?也不知道谁来做?

特别是在目前大力推进的基层科协组织建设“3+1”改革工作中,大部分乡镇(街道)未明确科协工作分管领导,未选举乡镇(街道)科协主席,未落实职能科室和工作人员,导致镇街科协工作组织上无保障、经费上无支持、工作上无推动。

(三)农技协组织化程度不高,等靠要思想严重。丰都县农技协大部分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各乡镇(街道)部分科技示范户、专业户自发组织起来成立的,由于成立年份较早,主要依托科技示范户、专业户成立,导致组织化程度不高,组织松散,章程不够完善;专业化程度不高,大多数专业技术薄弱,一旦大户转业就名存实亡;等靠要思想严重,依赖于科协组织申报的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奖补资金,在技术、经济等方面的组织功能和合作优势发挥不充分。且丰都县一直未成立农技协联合会,导致丰都县农技协整体科学素质提高缺乏纽带。

(四)园区科协牵线搭桥职能发挥还不够明显。丰都县园区科协成立于2018年1月17日,成立时间短,且无具体工作人员,无配套工作经费,活动开展基本融于丰都县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日常工作,组织开展创新宣传、服务活动较少。加之丰都县无大型科技型企业,无政府经费投入,未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无力组织邀请院士专家来丰开展技术咨询、技术诊断、科技服务活动。

(五)社区科普缺乏设施和组织基础。目前丰都县还未建立社区科协,主要依托社区科普大学、“科普进社区”、科普文化重庆市云平台终端、科普LED宣传屏和科普长廊等开展社区科普工作。

二、解决问题的路径思考

(一)在联系服务学会工作方面解放思想,以解决不亲不紧问题为突破口,拓宽渠道,力求服务更加广泛。

1.科协角度:深化学会改革,提升服务能力。一是推动学会按规定换届,推动学会领导机构有效履职。二是督促学会建立健全人事、财务、档案、监督等管理制度,促进学会依法依章程开展工作。三是加强思想引领,引导科技工作者紧密团结凝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集中走访看望科技工作者,广泛听取和反映行业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建议和诉求,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2.学会角度:改革体制机制,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一是推动民主办会,打造规范有序的专职办事机构,增强学会发展动力。二是按照“四化”(办事机构实体化、学会建设制度化、建工作规范化、学会活动常态化)要求,加强自身建设。

3.财政角度:设立专项资金,畅通经费保障渠道。建议将社团组织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对新建的学(协)会组织给予3-5年的过渡期经费补助(主要用于办公场所租赁、办公设备购置、人员工资等),探索财政支持购买秘书长岗位试点。

(二)在指导服务镇街科协方面解放思想,以解决不知道谁来做问题为突破口,深化改革,力求服务更加务实。

1.编制《乡镇(街道)科协服务指南》,解决“不知道做什么”问题。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章程》及市科协实施细则、群团改革文件等,进一步梳理乡镇(街道)科协工作,明确镇街科协工作职责任务。

2.完善镇街科协工作方式方法,解决“不知道怎么做”问题。

注重资源整合,将科协工作纳入镇街公共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的党群服务窗口,具体提供会员吸收、政策宣讲、创业指导、建议征集、咨询维权等服务。

3.深入开展基层科协组织建设“3+1”改革,解决“不知道谁来做”的问题。以中国科协“三长制”改革论坛会议为新起点,深入推进“三长制”改革,团结引领基层的医生、农技人员和教师积极参加科协活动,让科协组织真正接长手臂、扎根基层,更好地履行“四服务”职能职责。

(三)在加强农技协组织建设方面解放思想,以解决组织化程度不高问题为突破口,固本强基,力求组织更有活力。

1.进一步排查软弱涣散农技协,对建立年份较早、活动开展不经常的要深入走访,进一步明确管理机构、责任人员、规章制度情况以及协会运转等情况,对不符合要求的取消年检资格。

2.积极争取和实施科普项目,积极向重庆市推荐争取农村科普带头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科普项目,让农技协有获得感。

3.开展《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是科技工作者的永恒追求》宣讲活动,进一步开展“三信”教育,引导大户增强学科技、用科技的兴趣和意识,激发农技协自我发展内生动力。

4.从2020年开始,将农技协工作纳入科协年底工作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予以各单位一定奖励经费,夯实农技协工作基础,激发农技协工作活力。

(四)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解放思想,以解决抓手不多问题为突破口,对标需要,力求服务更加高效。

1.充分利用园区科协联系科技企业优势,组织开展创新争先行动,为企业与科研院所、科技工作者牵线搭桥。

2.积极筹备重庆卓工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企事业科协组织,将科技工作者之家建到科技企业中去。

(五)在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方面解放思想,以解决资源整合不力为突破口,完善机制,力求科普更加精准。

1.科协方面:拓宽教学模式,丰富教学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通过入户调研和宣传活动,制定并开设有针对性地课程并充分借力科普e站平台,拓宽科普网络化宣传渠道,发挥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提升社区科普服务能力。

2.社区方面:一是建立专业化科普志愿者队伍,组织科技志愿者开展科技服务活动。二是依托社区教育大力发展社区科普事业,根据县政府《关于加快社区家迫于发展的实施意见》(丰都府办〔2019〕86号)精神,进一步整合资源,发展社区科普事业,促进社区全面发展。

3.财政放面:希望市科协、县政府加大项目资金倾斜支持力度,助力丰都县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稳步推进。

隆成云  丰都县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