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文化>人物>

陈洪:植根农村服务农业

发布时间:2019-11-20 | 作者:  | 编辑:重庆科协数据迁移

他对农业情有独钟,他坚信一切都要以技术为核心,他就是重庆创源农业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洪。近日,适逢赶集日,笔者在位于双龙镇的柑橘种植基地见到了陈洪,他正在为农户解答柑橘病虫害的解决办法。

抓抢机遇辞职创业

今年33岁的陈洪是重庆开州人,大学毕业后连续做了9年的农资基层市场开发和技术服务工作,期间一直和农户打交道,对种植技术和农业服务都很了解。而一次到国外的培训会上,他发现国外的农场经营方式与国内的方式有很大不同。国外基本采用社会化服务模式,而国内这方面基本处于空白阶段,这一空白,让他萌发了创业的想法。

2014年年初,陈洪由公司派遣到长寿,负责龙河片区柑橘种植,并提供技术指导。“一下子就被大片的柑橘林吸引到了。”陈洪告诉记者,长寿农业发展势头好,特别是农业园区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很有优势。但是另一方面,果园的种植技术缺失和劳动力缺乏是一个很大的短板,这刚好和他开始的想法相契合,这更加坚定了他创业的想法。

回到深圳后,陈洪立即辞掉工作,并带着妻子和家人一起回到长寿,和两个同行合伙,在长寿成立了创源农业技术有限公司,并在双龙开了一个店面。

用真诚换取信任

2014年8月,为尽快提高知名度,让村民相信自己。陈洪每天都和合伙人一起下村去了解果树生长情况,帮助农户解决实际问题,推广农业技术。

一次,陈洪下村时,正巧看到一片柑橘林,农户正在查看自家的果树。陈洪走上前去,提醒他要及时用药,防止红蜘蛛等害虫伤害果树。可谁知,这个农户种了许多年的果树,对虫害了解甚多。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便从手机中随意翻出一张虫害的照片,想考一下陈洪。

虽然当时陈洪心里清楚这是什么虫害,但为了谨慎,他还是告诉农户,先留个联系方式,等他回去查了资料再来告诉他。大约一周后,陈洪再次来到这个果园,找到那个农户,告诉了虫害的名称,并提出了防治的具体方法。

就这样,陈洪和合伙人一起,白天下村了解农户在种植果树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晚上就为农户开培训会,挨村挨组宣讲技术。渐渐地,当地农户渐渐相信这几个80后的年轻人,开始到他们的店里去咨询技术、购买农资。

战胜困难看到希望

2014年底,合伙人觉得看不到希望准备退出;农业技术推广还没有打开市场……一系列困难摆在陈洪面前。但他不言放弃,坚持一个人去宣传果树技术,尽力帮助农户解决问题,经常一出门就是一整天。

付出总会有收获。一次,陈洪接到了创业以来的第一笔农业社会化服务业务。一个老板告诉陈洪,他想要在11天的时间里标准化栽种40000株果树苗,问陈洪有没有问题。陈洪喜出望外,立即答应了农户。

之后几天,陈洪到处走村串户,到处寻找工人,最终找到了33个工人。经过短暂培训后,陈洪就带领工人开始种树了。但让陈洪没想到的事是,原本打算11天做完的活,只用了5天就完成了,除去人工工资,还赚了3000元。

第一笔业务虽然赚得很少,但却给了陈洪很大的信心。2016年,陈洪成立了全植优专业合作社,组建起了专业的服务队伍,走上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正轨。

优化服务赢得市场

2016年4月,陈洪接到一个果园土壤深松的服务订单。陈洪想,如果全靠人力,既耽误时间,还增加成本。“可否用机械化作业呢?”陈洪立即联系了6台挖掘机,对该果园进行土壤深松。最终,这一措施为他降低了40%的人工成本。

机械化服务赢得了许多农户和企业的好评,陈洪的专业化队伍的名气也越来越高。现在,他的公司与周边多家农业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形成了固定合作关系,并提供土壤深松、打药施肥、修剪采果、水稻收割、产品销售等多项社会化服务,服务对象遍及长寿和周边多个区县。同时,他还开起了庄稼医院,为果树“看病、问诊、拿药”。

如今,陈洪还成立无人机植保大队、果树修剪大队、水稻收割大队等专业化队伍,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陈洪更加坚信,农业社会化服务将在乡村振兴中大有可为。

(汪沿庆  长寿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