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助力脱贫攻坚高峰论坛举行
专家学者论道农业科技助力脱贫攻坚
11月9日,农业科技助力脱贫攻坚高峰论坛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帷幕,市内外专家学者、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等齐聚,共话农业科技,尤其是3位院士带来的精彩演讲为论坛增色不少。
副市长李明清出席论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畜牧健康养殖中心主任印遇龙首先就“功能农业种养一体化研究与思考”发表演讲。他说,种养结合是解决养殖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关键问题,种养一体化能有效控制成本、改善食品安全、保护生态,应对此开展研究并推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吴孔明在“农业科技创新与病虫害绿色防控”演讲中表示,我国农业生产面临农药化肥使用过多、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挑战,必须通过绿色防控来应对,用现代科技武装植保工作。欧洲科学院院士、法国图卢兹大学杰出教授孟德尔·布扎依则详解了中国和欧盟在农业发展上的共同愿景。
近年来,我市组织3000多名科技工作者深入一线开展脱贫帮扶,覆盖了493个贫困村,帮助贫困户近20万人。当前我市脱贫攻坚已进入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全市上下将把科技扶贫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汇聚广大农业科技专家的智慧和力量,创新科技扶贫新模式,培育脱贫攻坚新动能,为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主旨演讲》》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畜牧健康养殖中心主任印遇龙
功能农业种养一体化是未来发展新趋势
印遇龙
“大力发展功能性农业,建立种养一体化生态可持续发展模式,形成人与作物、家畜、土壤的生态循环。”印遇龙认为,功能农业种养一体化既是助力脱贫致富的引擎,也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新趋势。
印遇龙结合其所在团队总结、研究的相关模式及案例,分别从功能农业着力要解决的问题、功能农业种养一体化的优势、种养一体化推动农业生态改善及畜禽污染利用处理等方面,阐述了对发展功能农业种养一体化的研究成果及前沿思考。
印遇龙介绍,近年来,他们通过探索水稻、牧草等绿色种植,生猪、肉牛生态养殖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探索出“水稻(牧草)—肉牛—有机肥—果蔬菜”“生猪—有机肥(沼气)—水稻(玉米)”“生猪—绿狐尾藻—有机肥(饲料)”3种现代种养循环模式。其中,以“绿狐尾藻净污技术”为核心的畜禽养殖废水生态治理技术体系,因治理成本低、效果好、可持续,目前已在重庆、湖南、浙江、广西等地建立推广示范点72个。
“种养结合就是种植业和养殖业相互结合的一种生态模式。”印遇龙说,养殖业在产业链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能将农产品转化为价值更好的新产品。同时,种植业产生的废弃物,通过养殖业转化才能减少污染并再次提升价值。种养结合一体化,既有粪污资源就地高效循环利用、降低环保支出和饲料成本的优势,又有食品安全、生态提升等方面的优势。
印遇龙还将中医理念引入农业领域,认为通过现代农业与传统中药的跨界融合、集成创新,可推动改善产地环境,促进动植物健康生长,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他建议从饲用植物和中药材的品种标准、管理体系等方面,把控种植安全、保障饲料安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吴孔明
农业病虫害防控必须走绿色之路
吴孔明
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推进过程中面临哪些突出问题与挑战?农业科技创新怎样助推病虫害防治?吴孔明认为,农业病虫害防控必须走绿色之路,用现代科技武装植保工作。
吴孔明结合当前我国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耕地退化与生物多样性下降风险、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介绍了当前我国农业面临的诸多挑战和应对举措——随着“农药零增长”到“农药负增长”行动的持续深入实施,农业生产正朝着稳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等方向推进。
当前,人们越来越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农业植保方面,病虫害的防治,必须以促进农作物安全生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为目标,走绿色防控之路。他结合今年发生的草地贪叶蛾虫情防治,及新中国成立以来成功消灭蝗虫灾害的经验,提出应遵循病虫害发生规律,综合运用农药、天敌、生物技术、转基因等技术手段进行防控,最终形成以生态系统调控为主的体系。
“新技术为传统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吴孔明说,植保技术创新重点方向在使用绿色防治产品,利用绿色防治技术和装备,推行绿色防治模式和标准。如利用转基因技术、基因变异技术培育抗病、抗虫品种;利用无人机、机器人等,推动农药和化肥减量使用、精准施用;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建设覆盖范围广、科学高效的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
吴孔明表示,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为病虫害防治提供了新支撑、新机遇。随着植保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各地病虫害防治也越来越绿色、科学、高效,这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等具有重要意义。
欧洲科学院院士、法国图卢兹大学杰出教授孟德尔·布扎依
合作是大势所趋 应搭桥而不是竖墙
孟德尔·布扎依
“欧盟和中国虽然远隔万里,但当下的农业发展却都面临着相似的挑战,合作是大势所趋。因此,这次我来到中国重庆,希望通过分享自己近年来的研究,在碰撞中获得新的灵感。”孟德尔·布扎依说,气候变化、全球变暖、人口快速增长问题,对全世界的粮食生产、粮食安全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欧盟和中国概莫能外。
“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生产更多的粮食,如何让蔬菜水果更有效地抵御病虫害呢?”孟德尔·布扎依认为,一是要研究就近原则农业,即在城郊甚至城市的屋顶上种植草药或其他作物,使农产品能够就近生产、就近消费,“我们把它叫做生态密集型农业,这种生态密集型农业可以保持高产出,同时减少对杀虫剂和抗病虫药物的使用、减少污染和对生物的影响,实现可持续的农业生产管理。”二是需要科研人员、种植方、分销商、消费者都联动起来,不断研究、引进、推广新的品种改善生态环境,以此减少对生物和自然资源的影响。三是要共同研究、应用基因编辑技术,努力开发出抗病虫害、更耐旱耐热的作物,减少作物损失和化学农药喷洒,以提升我们的食物的安全性。
“中国有句老话,人与人之间不应竖墙,而应搭桥。我们希望各国研究者加强沟通和联系,通力合作获得丰硕成果。”他最后表示。
来源:《重庆日报》11月10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