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文化>论坛>

关于开发科技馆文创产品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9-08-23 | 作者:  | 编辑:重庆科协数据迁移

一、背景

(一)行业日益重视

科技馆文创产品是一种新型的科普手段,是连接科技馆与公众的纽带,可以将观众在科技馆的独特体验延伸到日常生活。近年来,文创产品的设计研发逐渐成为科技馆领域关注的热点。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理事长程东红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科普场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研讨会上指出,“科普场馆要深度挖掘和二度创造科普展教品的文化内涵及附加值,提高创造力,增强竞争力,更好地实现科普场馆的社会功能。”

(二)科技馆文创发展现状

目前国内博物馆的文创产业蓬勃发展。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共有万余种,2017年为故宫带来15亿元收入。不同于博物馆的旅游纪念品,科技馆文创产品承担着科普教育的功能,设计和开发都处在起步阶段,是今后科普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科技馆科普事业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契机。

二、文创产品种类

目前,科技馆文创产品种类繁多。不同机构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对文创产品进行分类。根据文创内容和产品载体的不同,可将科技馆文创产品分为以下几类:

1.出版物与媒体

出版物与媒体,是科技馆或者博物馆文创产品数量最多的种类。包括书籍、期刊、杂志、音像制品、数字媒体或者其他印刷品等等。从形式来看又可分为:传统出版物,包括书籍、期刊、明信片和音像制品;人机交互类,包括(立体书、书本科技馆、教育活动网络教程、移动终端APP等等。 

2.微缩展品

科技馆展品和博物馆展品不同,大多数展品并不具有收藏或艺术价值。科技馆展品具有科学性、趣味性、互动性和启发性。这类产品对展品的外型进行缩小复制,同时保留展品的互动性,可充分体现科技馆的特点。如孔明锁、旋转的银蛋、磁悬浮地球仪、牛顿摆、手摇发电机、光能风车、拼装照相机、分形万花筒等。

3.纪念品

科技馆纪念品具有明显的主题性,是目前科普商店销售最多的文创产品,种类多样,价格档次不等。如玩具、礼品、文具、服装等等。

4.特展衍生品

特展指的是科技馆或博物馆陆续推出的那些延续时间不长、规模相对较小的短期展览、巡回展览等。这些展览时效性强,针对展览开发的衍生品也具有较强的时效性。针对此类展览开发的衍生品往往也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同时体现出鲜明的展览特色。例如,带有展览标识或宣传文字的衣帽、围巾、小饰品(如纪念章、钥匙扣、冰箱等)、手提袋、玩偶等,以及重点展品的仿制品或模型。

三、重庆科技馆文创产品开发现状

重庆科技馆具有丰富的展览展项资源和教育活动资源,在科普文创领域有较大发展空间可供挖掘。重庆科技馆目前自主研发的文创产品有科技成“馃”、磁悬浮C形地球仪、科娃迷你飞行器、科娃玩偶、纪念徽章5类。这些文创产品基本属于纪念品,不需要研发,直接可以投入市场进行销售。虽然打上重庆科技馆的标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科技馆元素,但与科技馆的展示内容缺乏联系,不能反映重庆科技馆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四、思考与建议

科技馆文创产品作为一种新型的科普形式,适应了目前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趋势,符合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科普文化需求,深受社会公众的欢迎。科技馆文创产品除了强调商业价值和纪念价值之外,更需要注重的是科普教育价值。科技馆可以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文化创意产品,让观众将科技馆里的感受体验延伸到日常生活中。文创产品设计人员应深入挖掘文创产品的科学内涵,明确设计目的,才能确保研发出的文创品符合科学性、趣味性、知识性、互动性和启发性的特点,最大化地发挥科普教育功能。除此之外,应加大与政府、教育机构或相关企业的密切合作,统筹发展,在文创产品的设计思路方面进行创新,将现代科技运用于生产制造之中,加大相关资金的投入,构建完善的产业架构, 从而真正实现科技馆文创产品的大发展。  

(王雪颖 重庆科技馆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