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加强乡镇街道科协组织建设,提升基层科协组织服务水平,扎实推进科协改革重点任务,8月1日,黔江区科协印发《加强基层科协组织建设“3+1”改革工作方案》,在总结2018年“3+1”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启动黔江区基层科协组织建设“3+1”改革工作。
黔江区《加强基层科协组织建设“3+1”改革工作方案》明确了基层科协组织建设“3+1”改革的重点工作。一是充实领导机构,在当地党委(党工委)领导下,按照“讲政治、懂科技、爱科协、能干事、愿服务”的标准,补选同级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学校校长、医院院长各1人担任科协兼职副主席,有条件的可补选农技协和科技企业负责人担任兼职副主席。二是明确工作职责,农业服务中心主任要推动建立适用技术推广、加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管理等工作机制,促进农民依靠科技致富增收;学校校长要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并通过“小手牵大手”等活动,提升农民科学素质;医院院长要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举办健康宣传、服务活动,提高群众健康水平。通过“三长”联系农技人员、教师和医生,团结引领他们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积极参加科协活动,让科协组织真正接长手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更好地履行“四服务”职能职责。三是加强工作指导,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加强科协兼职副主席的培训指导,形成上下联动,不断提高“四服务”的水平和实效。四是保证充分履职,要建立健全科协兼职副主席履职的服务机制,为他们充分履职、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基层科协要提供必要的平台、经费,“三长”所在单位要积极支持参与科协工作。
黔江区成立由区科协主席杨桂兰担任组长的基层科协组织建设“3+1”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把好人选关、廉洁关和程序关,并将全区基层科协组织建设“3+1”改革工作纳入乡镇街道科协年度考核内容,加强跟踪督查,确保改革工作于9月底前圆满完成。
(蔡景信 黔江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