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万盛经开区科协到金桥镇调研“老农民水稻种植科普示范基地”建设情况,金桥镇党委副书记向明忠及相关村社负责人随同调研。
在新木村,调研组一行与镇村社干部座谈了解项目推进情况,查看有关规划设计图纸,并互动交流项目建设思路、实施时间,并认真询问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了解该镇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
据悉,“老农民水稻种植科普示范基地”是万盛经开区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向上申报的国家科普项目,项目所在地金桥镇是重庆大慈善家刘子如的家乡,也是万盛农业大镇、产粮大镇,境内有万亩优质稻基地,金桥优质大米在市区农展中倍受称赞。项目依托良好的水稻种植基础和邻近青山湖水库的优势,旨在通过科技兴农、科普惠农等措施,进一步推进优质水稻种植技术推广应用,带动周边农民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为推进项目建设,金桥镇将项目建设与子如文化传承、民宿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打好“乡村旅游+科普+农业体验”组合拳,通过引进社会资本拟将子如小学、原敬老院等闲置资产利用起来,打造一个集乡村旅游度假、水稻科普基地、农业体验、青少年夏令营活动基地为一体的综合体,将“老农民水稻种植科普示范基地”有机融入项目整体策划和建设中,集聚人气,发挥基地效用,让优质水稻种植在更多更广的人群中得到宣传普及,让子如文化能在项目中得到传承。
调研组一行实地查看了项目所在地,并查看了周边闲置资产情况,对金桥镇推进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给予积极评价。区科协副主席吴红亮指出,要立足项目策划的初心,找准着力点,突出水稻技术推广和品种推广两大主题,督促推进“老农民水稻种植科普示范基地” 建设;要发挥科普基地示范引领作用,推动群众增收致富;要将项目建设有机融入民宿经济发展,保障示范基地和科普活动面积,完善软硬件设施设备,丰富科普活动,实现惠农兴村强民的目标,提高群众水稻种植技术水平,让优质水稻种植技术 “飞入寻常百姓家”,以实际的效果、实在的成效为乡村振兴增活力、添动力。
(吴红亮 万盛经开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