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推动农技推广特聘计划服务脱贫攻坚大局,积极探索特聘农技员社会力量扶贫路径,7月中下旬,彭水县科协深入走马乡、靛水街道、鞍子镇、太原镇调研指导农技推广特聘计划实施情况,并与80余名特聘农技员分别召开了座谈会。
据统计,4个乡镇(街道)93名特聘农技员结对帮扶建卡贫困户173户,针对性地签订《帮扶备忘录》,本着守望相助、力所能及的原则,37名特聘农技员免费向贫困户提供种子、农药等产前物资,占40%;10名特聘农技员利用自己经果林、蔬菜、烤烟、羊肚菌等产业基地吸引建卡贫困户务工,户均劳务收入2000元以上,占11%,如靛水街道桂花村一贫困户在羊肚菌基地务工约50个工日,劳务收入4000元;38名特聘农技员引导贫困户与自己一道发展优质大米、糯玉米、稻田养鱼、油菜等产业,占41%,如走马乡金银村一贫困户在特聘农技员的技术指导下种植高淀粉红薯8亩,鞍子镇一贫困户在农技员的指导下种植烤烟50亩等;特聘农技员开展田间地头技术服务人均5次以上,有效解决了贫困户的技术需求;还有8名特聘农技员帮扶对象和责任不明确,帮扶积极性不高,约占8%。
在实施农技推广特聘计划中,走马乡科协以“农业公司+特聘农技员+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广泛调动三方积极性,让特聘农技员技术有支撑,工作有底气,建卡贫困户农产品不愁销路,吃了“定心丸”,脱贫增收有信心。鞍子镇科协采用“组长+贫困户”的捆绑发展模式,扶贫政策和产业发展信息有效贯通,积极利用农技协(合作社)科技资源,助推精准扶贫工作,较好地引导了心齐气顺的脱贫攻坚氛围。
下一步,县科协积极落实特聘计划项目,着力调动全县115个贫困村750名特聘农技员的工作积极性;督促乡镇科协分别构建特聘农技员微信群管理平台,缩短农技推广服务“最后一公里”;积极落地落细《帮扶备忘录》职责,做好对接服务,着力解决贫困户产业发展技术需求;创新扶贫方式,积极培育典型示范,突出帮扶实效。
龚鑫 彭水县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