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璧山区科协结对扶贫的镇里,许多贫困群众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用奋斗收获了幸福。但也有的贫困户扶着扶着就坐着了、甚至躺着了。有些贫困户不以穷为耻,反以穷为荣,吃惯了国家的救济粮,拿惯了国家的救济款,不愿意下地干活、不愿意打工挣钱,一心躺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怀抱里,靠穷吃穷,不愿脱贫。由此可见,“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懒”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笔者认为,区县科协在扶贫工作中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扶志工作,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一、着力扶志气
扶志气,就是帮扶贫困户增强自身脱贫的勇气和决心,保持追求上进的昂扬气概。脱贫致富,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的坎。内因是根本,是事物变化的根据,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贫困户的思想素质是脱贫致富的内因。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在的帮扶是脱贫致富的外因。只有贫困群众具备昂扬向上的志气,才能确保扶贫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扶志气,要形成正向激励的引导力。要加强思想宣传工作。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提高贫困群众的思想觉悟,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要利用好电视、报纸、杂志、网络、专刊、标语,多制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影像、图片、文字,用生动活泼的文化、艺术形式,营造贫穷落后不光荣、好吃懒做很可耻的舆论氛围。要加强公开监督工作。 贫困户是村民选出来的,都公示过,每一家贫困户享有的国家政策也应该公开,增强脱贫致富的紧迫感。对勤劳致富的脱贫户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表彰,发展示范引领作用,让贫困群众在阳光下致富奔小康。
扶志气,要形成自求上进的驱动力。要倡导勤劳致富正气,大力选树“自强脱贫模范”“脱贫光荣户”,组织这些先进典型深入开展“我的致富脱贫故事”讲述活动,打动贫困群众的心,用榜样的力量激励贫苦户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对爱吃懒做的贫困群众要进行批评教育,触及灵魂,督促其知耻而后勇,发愤图强,在勤劳致富的道路上奔跑。
二、着力扶志向
扶志向,就是帮扶贫困户确定脱贫致富的努力方向。脱贫必先立志。俗话说:“人穷最怕志短”。要引导贫困户立志摘掉贫困帽子,走上了致富路。抛弃“等、靠、要”的依赖思想,立志办好自己可以办的事情,立志做勤劳人,用自己的努力走上致富路,赢得人们的尊重和社会认可。
扶志向,要形成目标明确的集中力。要帮助贫困户制定脱贫目标计划,重点做什么事,将来成为怎样的人,把思路理清楚。要完善脱贫致富的计划,有家庭收入的增长目标和路径,有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具体措施,集中精力执行计划,提高贫困群众参与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扶志向,要形成循序渐进的执行力。要围绕脱贫致富目标,从具体的事情做起,一件一件做好事情,一步一步走向目标。做到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发展自己的产业,或发展农业生产,或外出打工,心要热起来,手要动起来,用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三、着力扶志愿
扶志愿 ,就是帮扶贫困户树立和保持脱贫致富的愿望。如果贫困户只享受扶贫政策,自己却不出汗、不出力、不劳而获,就丧失了自力更生的愿望,就丧失了勤劳致富、艰苦奋斗价值观。因此,要引导贫困户树立劳动光荣、好逸恶劳可耻的理念,树立强烈的自主自强、勤劳脱贫的愿望。
扶志愿 ,要形成主动作为的原动力。紧扣“激发内生动力,提升发展能力”要求,引导贫困群众摒弃“等靠要”的消极思想,让脑筋动起来,多想发家致富的法子,让手脚动起来,多闯脱贫致富的路子。只要精神在,困难总比办法多。真正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扶志愿,要形成心甘情愿的合作力。在精准扶贫过程中,要多与贫困群众交流沟通,完善脱贫攻坚帮扶政策,实现群众意愿与帮扶措施无缝对接。要探索实施“劳动收入奖励计划”,采取以奖代补和发放劳务补助等办法,提高贫困群众参与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探索正向激励机制,在贫困群众享受奖补待遇的同时,要求其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致富劳动和文明行为,让其自觉自愿提高勤劳程度和文明程度。
四、着力扶志趣
扶志趣,就是帮扶贫困户养成与脱贫志向相适应的兴趣爱好,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通过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文明理念、道德风尚,为脱贫攻坚提供精神力量。
扶志趣,要形成健康向上的专注力。要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培育积极健康向上的精气神。要进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文明礼仪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培养学习科学、美化环境、运动养生等好习惯,为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多作贡献。
扶志趣,要形成脱离低俗的决断力。大力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常态长效整治农村婚庆丧事大操大办、高额彩礼、厚葬薄养等不良习俗。要督促贫困群众果断拒绝赌博、酗酒、传播黄色暴恐音视频等不良行为,引导麻将场上的常客变成致富路上的标兵,在脱贫政策支持下,过上文明健康好日子。
五、着力扶意志
扶意志,就是帮扶贫困户保持为脱贫致富而克服困难的良好心理状态。帮扶者要以坚强的意志和务实的作风开展精准脱贫工作,从而引领贫困群众也有坚强的意志和务实的作风,共同打赢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
扶意志,要形成坚定目标不动摇的定力。引导贫困户不惧怕大病、灾害等困难,坚守“勤劳致富奔小康”的生活目标。在笔者所在单位结对帮扶的镇,有个姓何的贫困户,从事回收废旧物品增加收入,曾经嫌收破烂又脏又累赚钱少,帮扶人劝慰他不要怕困难,坚持干好适合自己的事情,帮助协调收废品中的问题,后来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扶意志,要形成勇往直前的耐力。要帮助贫困户正确面对遇到的困难,能够忍耐暂时贫困的苦恼,能够忍耐生产生活中的挫折,不被一时的困难所吓倒,不自暴自弃,不消极懈怠。作为帮扶者,应在贫困户困难时多给一些关心帮助,增强贫困户度过难关的信心,勉励困难群众持之以恒地艰苦奋斗,勇往直前,靠坚强的意志克服困难,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徐远达 璧山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