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枇杷山正街社区科普示范创建工作的启示
渝中区两路口街道枇杷山正街社区,位于渝中区中部,辖区内有重庆市文化宫、重庆儿童医院、重庆市少年宫和重庆市人民医院等市级单位。近年来,枇杷山正街社区科普工作在渝中区科协、两路口街道科协的具体指导下,深入广泛开展科普示范创建活动,提升了辖区居民的科学素养。在2014年创建为重庆市科普示范社区的基础上,经过不懈努力,今年6月成功创建为全国科普示范社区,获得2019年中央“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奖补。枇杷山正街社区在科普示范创建工作中的做法,给予我们有益启示。
共驻共建,加强创建科普示范社区组织建设
在区科协指导下,社区党委、居委会和社区科普站积极发动辖区重庆市考古所、市人民医院、重庆美达实业有限公司、枇杷山公园管理处、重庆自然博物馆等社会单位支持参与社区的科普活动。通过发挥辖区社会单位科技人才、科普场地的作用,共驻共建,丰富了社区的科普活动。社区还建立了有50名志愿者组成的社区科普宣传队。社区科普经费在区科协、街道财政保障下多渠道筹措,并主动争取社会资源加强社区科普阵地设施建设,为社区科普的深入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和经费保障。
搭建科普服务平台,提升社区居民科学素养
枇杷山正街社区科普大学近3年来,结合社区实际,开展了六期课程,每期三个月,共计72节教学课程。课程内容涉及有安全知识、创意手工、植物栽培、营养基础、生活小窍门等。采用居民群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普及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应用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在生活课程中,介绍“如何清洗冰箱、空调、抽油烟机”、“出去旅游如何装行李省空间怎么样的睡姿才正确”、“怎样清洁菜板”等等;创意手工提倡发挥想象,废物利用,促进环保,开展创意手工课程可以培养社区居民的业余爱好,也可以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健康生活课程包括了养生知识、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塞、肺结核、应急救护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内容。学员们表示,听了社区科普大学的课程,在学习中受益匪浅,学习内容能解决实际问题,不但自己学习掌握了知识,还可以帮助身边的人。
创新开展科普活动,提升辖区整体科普水平
社区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开展科普活动:一是开展科普夏令营活动。每年寒暑期期间,组织学生开展为期一周的科普夏令营活动。开展了“科学实验”、“手工课”、“机器人设计与体验”,带领他们了解科学、亲手实践,增强他们对科技、自然的想象力与动手能力,进一步拓宽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热爱生活、创造未来的热情。二是“书香换花香活动”。每年通过开展活动,让社区居民都亲身体验旧书换取花卉带来的好处,并且使居民们家中闲置的书籍得到二次利用,让更多的人能够多读书,读好书。。三是结合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防灾减灾日、环境日等节日开展活动,开展主题有健康知识讲座、环保知识讲座、预防和打击非法集资、文明祭祀、“创新引领新时代、智慧点亮生活”互动体验活动、“废物利用·变废为宝”等科普活动。四是联合辖区金宝贝幼儿园开展“发现奥秘·快乐科普”系列户外拓展活动,让孩子们亲近科学、喜欢科学、走进快乐的科技世界,发现探索身边的科学现象,寓教于乐中体验科技知识。五是组织居民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巡展,开展走出家门参观重庆三峡博物馆、科技馆等科技展览专题活动,拓宽他们的视野。
丰富科普宣传载体,构建立体宣传体系
社区充分利用辖区资源,社区56个居民楼均设立有《渝中科普》读书点,每个读书点有2名《渝中科普》读书带头人。在辖区内建有社区科普画廊,有科普图书专柜供群众借阅。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上级科协支持下,建立了LED电子科普画廊、“科普文化重庆云”,为群众展示系统化科学知识。在社区设立科普网页,“科普网络书屋”,供社区居民群众下载阅读和交流。此外,社区还有开展科普活动的电视、电脑、音箱、雷射投影机等硬件设备,实现了“科普宣传进楼院”全覆盖。
下一步,枇杷山正街社区将在上级科协的帮助、指导下,结合社区实际,以科普示范创建活动为载体,积极发动社会单位和居民共同参与,把社区科普工作搞得更加有声有色,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科普工作中来,形成人人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共同营造科学、文明、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氛围,共享文明健康生活成果。
何仕明 渝中区科协供稿
附件: